原標題:英研究稱可基于DNA評估預期壽命
新華社倫敦1月15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愛丁堡大學15日發布一項研究說,通過分析DNA(脫氧核糖核酸)信息,理論上有可能預測一個人比平均壽命活得更長還是更短。但也有觀點指出,壽命還受到環境等其他因素影響。
愛丁堡大學研究人員領銜的團隊在美國《電子生命》期刊上報告說,他們分析了超過50萬人的基因信息以及這些人父母的壽命記錄,確認了人類基因組中12個對壽命有顯著影響的區域,其中5個區域此前未被報告。研究發現,對壽命影響最顯著的是與心臟病等致命疾病相關的基因區域。
根據上述發現,研究團隊制作了一個評估預期壽命的打分系統。論文作者之一、愛丁堡大學的彼得·喬希解釋說,如果找100個剛出生的嬰兒,用這個打分系統將他們分成10組,那么得分最高組預計將比得分最低組平均多活5年。
有觀點認為,除了遺傳因素,還有環境等其他影響人類壽命的因素。研究人員說,他們只是給出了一個評估嘗試,并不意味著能以此清晰判斷某個人實際壽命的長短。
研究人員還希望找到直接影響人們衰老速度的基因,但在這次研究中沒有發現相關的確切證據。下一步,他們計劃擴大研究規模,希望能找到導致衰老和疾病的關鍵基因機制。
責任編輯:金林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福建省政府召開常務會議 研究加快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等工作2019-03-29
- 這些新規影響你我錢袋子:退休人員養老金迎15連漲2019-03-29
- 耳聾基因療法項目獲歐盟200萬歐元資助2019-03-26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國游客美國自拍時墜崖身亡怎么回事?游客自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