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倫敦病人”或成為世界第二例擺脫艾滋病病毒患者
英國首都倫敦一名攜帶艾滋病病毒(HIV)的男子三年前接受骨髓移植,“繼承”捐贈者的基因突變,超過18個月沒有檢測到艾滋病病毒,有望成為繼“柏林病人”后第二名成功治愈的艾滋病患者。
【骨髓移植】
研究人員定于當地時間5日在美國西北部城市西雅圖一場艾滋病醫學會議上介紹這一病例。研究報告已經由英國期刊《自然》網絡版發表。
應病人要求,治療研究小組沒有公開男性病人的姓名、年齡、國籍等詳細信息,把他稱為“倫敦病人”。組長、倫敦大學學院教授拉溫德拉·格普塔說,“倫敦病人”屬于“功能性治愈”,定性“治愈”為時尚早。
按照路透社的說法,可以確認,這是全球已知擺脫艾滋病病毒的第二名成年人。
格普塔說,“倫敦病人”2003年感染艾滋病病毒,2012年開始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同年晚些時候確診霍奇金淋巴瘤。2016年,治療小組決定為他尋找骨髓移植配型,主要目的是治療這種血液惡性腫瘤。“那真是他活下去的最后機會。”
治療小組找到一名合適的骨髓捐贈者。捐贈者的CCR5基因罕見自然突變,能夠抵抗艾滋病病毒入侵。治療小組預期,如果造血干細胞移植順利,不僅能夠治療“倫敦病人”的癌癥,還有望獲得“額外收獲”、即驅趕艾滋病病毒。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倫敦病人”確診癌癥后接受化學療法治療,2016年接受骨髓移植手術,術后16個月沒有發現艾滋病病毒,隨后自愿暫停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
艾滋病病毒攜帶者通常需要每天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以抑制艾滋病病毒,如果停藥,病毒數量會在兩至三周內飆升。
【復制奇跡】
停藥18個月至今,“倫敦病人”接受檢測,沒有發現艾滋病病毒。格普塔等研究人員傾向于認定“倫敦病人”得到“長期緩解”,正密切關注他的恢復情況。如果再過兩年仍然沒有發現艾滋病病毒,或許能夠認定已經“治愈”。
格普塔在一份聲明中說,這項研究證明,治愈“柏林病人”并非“僥幸成功”,干細胞移植療法可以復制。
“柏林病人”真名蒂莫西·布朗,美國人,2007年因白血病復發,在德國首都柏林接受類似治療,迄今體內沒有檢測到艾滋病病毒。他告訴美聯社記者,希望與“倫敦病人”見面,鼓勵他公開身份,因為那將“非常有助于科學,并且能給予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希望”。
治療小組說,“倫敦病人”病例表明科學家有朝一日可能消除艾滋病,但不意味著已經找到攻克的方法。
自1981年首次發現艾滋病病毒以來,艾滋病大流行已經致死大約3500萬人,全球目前有大約3700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大多數專家認為,干細胞移植療法昂貴、復雜、有風險,不可能用于治療所有艾滋病病毒攜帶者。而且,捐贈者必須出自含抗艾滋病病毒基因突變的群體。這一群體人數稀少,大多是北歐人后裔。(陳丹)(新華社專特稿)
責任編輯:金林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宋林:退而不休,康復事業是我一輩子的事情2019-03-27
- 艾滋病治療奇跡再現 “倫敦病人”或被治愈2019-03-05
- 倫敦禁止在公共交通上打快餐廣告原因是什么 禁令生效時間是?2019-02-28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國游客美國自拍時墜崖身亡怎么回事?游客自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