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記者 屈騰飛】據日本共同社3月29日報道,日本內閣府當日公布的估算數據顯示,半年以上幾乎不與家人以外的人交流、一直在家中的40至64歲的“蟄居族”,日本全國有61.3萬人。
調查顯示,每3人中就有1人在經濟上依賴高齡父母。在日本的社會福利第一線,被指出存在父母年逾80、本人年過50卻生活窘迫的“8050問題”,當務之急是提供細致的援助。2015年以年輕人群(15至39歲)為對象的調查顯示,“蟄居族”約有54萬人,這次的人數超過了該數字。
內閣府的負責人強調“蟄居族不是年輕人特有的現象”,認為雖然調查時期不同等,但總數或超過100萬人。
報道稱,該調查于去年12月實施,是首次關于中老年“蟄居族”的調查。調查員走訪了日本有40至64歲人口的5000戶家庭,向本人或家人詢問了外出的頻率、蟄伏在家的時長、起因及生活水平等。
結果顯示,陷入蟄居狀態的起因(多選)排名靠前的有“退休”,為36.2%;“人際關系不順利”和“生病”均為21.3%;“不適應職場”為19.1%。曾經歷就業冰河期的40至44歲人群每3人中就有1人在“20至24歲”時陷入蟄居狀態,原因可能是求職活動不順利。
此外,靠父親或母親維持生計的人占34.1%。還存在依靠父母養老金的情況,若將生活狀況分成“上”、“中”、“下”三檔,所有受訪者每3人中就有1人回答“下”。
關于最初成為“蟄居族”的年齡,最多的是“60至64歲”,占17.0%,但各個年齡段相差不大。
據報道,針對年輕人群的調查中不包括專職主婦(主夫)和幫忙做家務的人,但這次將“幾乎不與家人以外的人講話者”也納入了“蟄居族”。
蟄居族
蟄居族指人處于狹小空間,不出社會、不上學、不上班,自我封閉地生活。此詞源于日本,原文為“ひきこもり”或者“引き籠もり”(羅馬字:Hikikomori),由“引き”(Hiki)和“籠もる”(Komoru)兩部分組成,按字面解釋分別為“退隱、抽離”和“隱蔽、社會退縮”。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日本蟄居族61萬人什么情況 什么是蟄居族2019-04-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