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是誰?
這位以畫作聞名于世的藝術大師,如今有越來越多在其他方面的特長開始為人所知——他研究幾何、解剖人體,還設計飛行器、裝甲車。而且無論哪一項,在他生活的那個年代都算是超前的水平。
他是藝術家還是科學家,是工程師還是解剖學家?
500年前的5月2日,達·芬奇去世。500年后,人們似乎仍很難給達·芬奇一個精確的定位。
達·芬奇自己怎么看呢?
即將三十歲那年,達·芬奇在寫給米蘭統治者的一封求職信中,用前十段文字極力推銷自己作為工程師的專長,包括設計橋梁、水道、大炮、裝甲車輛,還有公共設施。
直到第十一段的結尾處,他才提到自己是一位藝術家:“在繪畫領域,我也無所不能。”
勤奮的拖延癥患者
事實上,寫下這封求職信時,達·芬奇對自己的繪畫事業并不滿意。
1477年,二十多歲的達·芬奇開設了自己的畫室,只是并不成功。在這之后的五年間,他只接到了三份委托訂單,其中一件從未開始,另外兩件半途而廢。
如果用今天的說法形容達·芬奇,“拖延癥患者”這個詞并不為過。
只不過,即便是那半途而廢的作品如今也成了藝術史上的名作,其中一件就是《三博士朝圣》。
1481年,達·芬奇接受了一所修道院的委托創作該畫。
資料圖:2013年,達·芬奇《自畫像》展出。中新社發 梁犇 攝
由于當時達·芬奇的“拖延癥”已名聲在外,修道院與其簽訂的合同明確規定,要畫家自己先支付“顏料、金料和其他相關費用”,同時還限定了創作時間,如若無法如期交付,已創作完成的部分就會被沒收,而且得不到任何補償。
達·芬奇為此準備了多張草圖,并探索人物各種不同的手勢、身體扭轉的方式和表情。在一幅草圖中,他勾畫了透視線。
《列奧納多·達·芬奇傳》的作者感嘆:“精確程度簡直不可思議,就算是一幅正式完成的作品也無須如此。”
而畫作的底稿仍在諸多草圖的基礎上做了不少修改。在不斷修正中完成粉筆底稿后,達·芬奇用細筆刷勾勒輪廓,并在陰影部分涂上淡藍色。然后,他繼續畫了天空、一些人物的重點部分以及建筑的局部。
研究考證,該畫底稿中的人物超過六十個,隨著創作的進行,達·芬奇減少了背景中的人物數量,將戰士或建筑工人的群像縮減為幾個比例更大的人物形象,但這樣仍需要繪制超過三十個人物。
這樣的工作量不可謂不勤奮了。事實上,達·芬奇也在筆記中寫下這樣的句子——切記,先求得勤奮,勿貪圖捷徑。
可七個月后,這幅被后世認為是開創新的繪畫風格的作品還是半途而廢了。
今天的人們無從得知畫作未能最終完成的真正原因。一個可能的猜測是,完成這幅畫對一個完美主義者來說太過艱巨。
也有研究者認為,這其實反映了達·芬奇“更喜歡構思,而不是執行”的特點。
事實上,在達·芬奇這段時間的筆記中,你能感受到他的沮喪、失望,甚至是痛苦。
“我們從不缺少計量這些苦日子的工具,如果這些時光給世人留下任何關于我們的記憶,它們就沒有被虛度,我們也應該為此感到慶幸。”他寫道。
他甚至還在筆記中抄寫了一段但丁的《神曲·地域篇》——“改掉這懶散的毛病吧,”老師說,“沒羞恥的人!坐在羽絨墊子上,躺在毯子下面,如何揚名天下;沒有聲名,人生就是虛度,在世上留下的尾跡,猶如水中的泡沫或風中的煙霧。”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倫敦法庭驚人一幕什么情況 被告突然向自己潑2019-05-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