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1日報道,法國亞馬遜和英國亞馬遜銷毀了數以百萬計的全新物品,包括電視,書籍和無法出售的尿布。
英法記者臥底調查,一年至少300萬件全新商品被銷毀
最近,法國記者以員工的身份進入亞馬遜的倉庫,發現亞馬遜有一個倉庫叫“銷毀區”的區域,給員工清理那些沒有賣出去的商品。
各種全新未拆封的玩具、尿不濕、小家電,都出現在這個區域,其中不少商品價值不菲。
之后,一輛裝得滿滿當當的大卡車從亞馬遜的倉庫里開出來,先是開往垃圾處理中心,在那里稍作停留之后,又開往垃圾填埋場。
英國記者也嘗試以員工的身份打入亞馬遜在英格蘭中部地區的倉庫。
得到的結果是 “有些退回去,有些直接銷毀。” 所以,英國亞馬遜倉庫里沒賣出去的商品,極有可能和它們的法國小伙伴們面臨著同樣的命運……
記者獲得的亞馬遜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當中,光法國的亞馬遜倉庫就銷毀了超過300萬件全新的商品。
賣不出去就扔掉,這和亞馬遜的代發貨模式有關
這些被亞馬遜扔掉的商品,其實是屬于商家的。
據了解,亞馬遜平臺共有三種發貨模式:FBA、第三方海外倉和自發貨:
FBA的全稱是Fullfillment By Amazon,中文翻譯就是亞馬遜物流,是亞馬遜提供的代發貨業務,具體包括倉儲、揀貨、包裝、配送、收款、客服及退貨處理等一條龍物流服務。賣家提前備貨至亞馬遜倉庫,客戶下訂單之后,亞馬遜倉庫直接發貨給客戶。國內京東物流就是模仿的亞馬遜物流體系,無論是自營的、還是非自營的,只要通過京東平臺銷售的商品,都可以通過京東物流發貨給客人。
第三方海外倉,即第三方海外倉儲服務。是指由物流服務商獨立或共同為賣家在銷售目標地提供的貨品倉儲、分揀、包裝、派送的一站式控制與管理服務。賣家將貨物存儲到當地倉庫,當買家有需求時,第一時間做出快速響應,及時進行貨物的分揀、包裝以及配送。
自發貨就是指賣家在收到客戶訂單后,直接從國內供應商或者倉庫直接發貨給國外顧客,即賣家自己負責倉儲、分揀、包裝、派送和客戶服務等一系列活動。類似于阿里巴巴旗下淘寶和天貓的發貨模式。
被亞馬遜扔掉的商品,基本上都屬于第一種由亞馬遜物流提供代發貨的商品。
那么,為何供貨商家會允許亞馬遜銷毀自己的商品呢?
片子中,記者采訪了一位名叫鄭忠旺(音譯)的中國商人。鄭忠旺是亞馬遜的文具供應商之一,法國的亞馬遜倉庫曾經銷毀了他數百件文具,而他在英國亞馬遜倉庫的商品,也面臨著同樣的命運。
說起這件事,他依舊覺得非常心疼,“超過半年或者一年時間,貨品還沒賣出的話,亞馬遜會收取長期倉儲費,這筆費用非常高,所以亞馬遜要么就把貨物丟了,要么就把它們運回中國。
可對我們這種工廠來說,貨物運回中國的費用實在太貴了。所以亞馬遜有時建議我們調整售價,有時直接讓我們把貨物銷毀。
我個人覺得吧,如果貨物沒賣出去,亞馬遜應該把它們捐給慈善組織,而不是扔掉。”
據供貨商介紹,亞馬遜每個月都會向供貨商收取倉儲費,這個費用大概是每平方米22英鎊每月(人民幣約195元)。
這個費用會隨著時間上漲。如果庫存時間超過6個月,費用就會漲到430英鎊/平方米(人民幣3813元)。如果庫存時間超過一年,則是860英鎊/平方米每月(人民幣7627元)。
所以,與其說是供貨商自愿放棄自己的商品,不如說是被亞馬遜高昂的倉儲費逼的。
大波針對亞馬遜的吐槽正在路上
先是一波來自政治界精英的吐槽……
英國議會議員Guy Opperman表示,“亞馬遜應該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
環境監察委員會(Environmental Audit Committee)主席Mary Creagh認為,“上百萬的人還在苦苦掙扎,勉強維持生活,這些全新的商品明明可以送給那些有需要的人,卻被銷毀……”
每日郵報網站的報道
網友們也表示了自己對這種行為的憤慨。
銷毀東西是可怕的,當它可以給各種慈善機構出售,并從中取得一些東西。令人作嘔。
這就是所謂的資本主義。為了維持過高的利潤,價格必須保持在足夠高的水平。
在關于亞馬遜公司的簡介中,記者發現了這樣的一段話:
“將庫存控制在最低水平,實行零庫存運轉。亞馬遜通過與供應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實現了對庫存的有效控制。亞馬遜公司的庫存圖書很少,維持庫存的只有200種最受歡迎的暢銷書。”
我現在終于知道亞馬遜是如何做到零庫存的了。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新不列顛島地震什么情況 新不列顛島地震嚴重2019-05-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