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方亮出“稀土牌”后,大洋彼岸的美國反應如何?最新消息顯示,美國找稀土都找到非洲去了。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國防部正與位于馬拉維、布隆迪的兩家稀土公司進行磋商,尋求稀土供給。不過,鑒于中國稀土存儲量占世界約38%、加工能力更是全世界其他國家總和的5倍的這一事實,上述兩家供應商產量并不樂觀,可謂杯水車薪。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的“稀土警告”,讓美國頗為忙亂,四處尋求破解之法。
一邊積極尋求外援,在去往非洲大地前,還曾拉攏澳大利亞稀土企業萊納斯。只是,這家企業位于馬來西亞的加工廠,近年因環保問題備受指責,正在努力獲得新許可。想來,如若其真能填補美國供應鏈的關鍵空白,恐怕便不會有此次非洲之行了。
一邊謀劃自救,啟動國內稀土礦開采。然而,美國唯一正在運營的稀土礦芒廷帕斯,僅有開采能力而無加工能力:美國本土開采的稀土礦,也會運往中國進行加工。
戰略資源可能被“卡脖子”,讓向來自詡強大的美國,也不得不著急上火。目前,美國國防系統對中國稀土依賴程度巨大,從洛克希德馬丁的F35戰機,到制導導彈和用于確定目標的激光,都依賴稀土元素來執行關鍵功能。而中國稀土產量占全球的95%,美國80%的稀土需求依賴中國。難怪國內外不少分析認為,“中國對稀土市場的主導地位,已賦予北京還擊之道”。
形勢比人強。眼看著特朗普政府一意孤行,又沒有尋找到破解稀土困局之法,美國國內向總統諫言的聲音不少。美國商務部近日發布一份名為《確保關鍵礦物安全可靠供應的聯邦戰略》報告,指出美國嚴重依賴外國關鍵礦產資源和外國供應鏈。
何為關鍵礦產資源?“嚴重依賴”到什么程度?同樣是美國人自己去年2月公布的《關鍵礦物清單》表示,稀土元素只是35種美國對外依賴度高的關鍵礦物之一,包括稀土在內,美國有19種關鍵礦物的頂級生產商為中國。
即便透過美國人自己的視角,也能清晰地認識到:在這個產業分工高度全球化的時代,各國產業鏈深度融合,呈現出極強的互補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絕非虛言。此種相互依存的緊密程度,早已讓各國經濟產業打破了“不通有無”時代的“自給自足”的模式,轉而發展為全球合作、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在此情境之下,抬高關稅門檻也好,封鎖制裁他國也罷,看似是保護了自己,實則“關了自家的門,堵了大家的路”,受傷害的會是全球產業鏈條上的所有國家。這個“所有”,自然也包括美國自己。
與人為敵、以鄰為壑,便不可能毫發無傷、全身而退,而且極有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方想要卡中國的脖子,也難免讓自己上不來氣。僅以此論,美方也不宜低估中國的反制能力,不宜過分任性妄為。還是那句話,“如果有誰想利用我們出口稀土所制造的產品,反用于遏制打壓中國的發展,贛南原中央蘇區人民、中國人民都會不高興的。”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日本醫院鬧大烏龍事件來龍去脈 日本醫院鬧了2019-06-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