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澳專家:美國貿易逆差是結構性的 貿易戰無法達到目的
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批評世界貿易組織(WTO)“對美國不公”,并威脅稱美國或將退出這一全球多邊貿易機構。根據WTO爭端解決機制,世界各國可通過其化解經濟摩擦、維護自身正當權益。而此次美國在未經WTO授權情況下,對中國商品大規模加征關稅,挑起與中方之間的貿易戰。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商學院中國工商管理學教授漢斯·杭智科(Hans Hendrischke)博士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指出,貿易戰是美國經濟想要與中國供應鏈“脫鉤”的表現。
新南威爾士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史密夫斐爾中國國際商法與國際經濟法(CIBEL)中心聯合主任王恒在學校官網上發表了一篇名為《中美貿易戰將如何影響澳大利亞》的文章。其中強調,從長期來看,貿易戰未必是好消息。美國威脅要退出WTO,并阻止WTO上訴機構的司法任命,這是前所未有的。WTO和多邊貿易體制的邊緣化意味著WTO無法解決全球貿易爭端。這將損害全球貿易體系的可預測性,并可能導致保護主義抬頭,這對任何國家來說都不是好事。
杭智科指出,美國發起貿易戰的既定目標是減少與中國的貿易逆差。美國的貿易逆差是結構性的,此次發起貿易戰,只會將貿易逆差轉移到其他國家,例如能夠取代中國向美國出口產品的東南亞國家。
同時,貿易戰可以吸引對美國的投資,包括美國海外投資流回內部,或外國投資者將生產轉移到美國。杭智科認為,美國在獲得新投資后,能增加的就業機會有限,美國國內生產量仍然無法取代當下與中國的大部分貿易量。
日前,包括沃爾瑪和塔吉特等大型零售商在內的600多家美國公司簽署聯名信,呼吁特朗普停止加征關稅的做法,認為貿易戰升級將傷害美國家庭、就業和美國經濟。杭智科也表示,商業影響將使美國人的生活成本上升。實現美國投資增加需要通過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大關稅來實現,而最終的關稅由美國消費者支付,以創造保護主義壁壘。
杭智科分析道,目前美國為實現脫鉤正在發起幾個階段的行動,首先是挑起關稅戰,接著是進行技術戰,以降低中國在特定技術領域的影響力,例如美國對華為進行的“圍堵”,最終階段則是將中國排除在信息技術等供應鏈之外。
他認為,美國經濟與中國的脫鉤將對中國產生不利影響,美國意圖將中國從一些先進技術和市場中排除,迫使中國尋找替代技術或替代市場。此外,其戰略影響是通過迫使中國退出一些全球供應鏈,并阻礙中國融入仍受美國控制的先進全球市場,來減少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發揮的作用。因生產減少或轉移到海外,脫鉤將在短期和長期內打擊中國就業市場。
此外,貿易戰對全球價值鏈的總體影響尚不可以完全預測,這將取決于行業和市場發展情況。例如,美國將在何種程度上將中國排除在亞洲和歐洲的國際供應鏈之外,或在何種程度上強制其他國家與中國脫鉤,還未可知。
談及中美貿易戰對澳大利亞的影響,杭智科及王恒均表示,澳大利亞當然會受到全球經濟活動下降的負面影響。而貿易戰對澳大利亞的影響好壞參半,澳經濟是否下滑取決于美國談判中出現的貿易和供應鏈的變化。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南非學者:貿易戰殃及全球經濟 美國傲慢不得人心2019-06-21
- 貿易戰如何影響美國家庭?一雙鞋可能貴50多美元2019-05-21
- 美國經濟學家:美國經濟將為貿易戰埋單2018-08-28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日本新天皇即位典禮10月22日舉行 外賓人數將2019-06-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