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 環球時報記者 李艾鑫 包小龍】據伊朗邁赫爾通訊社、《德黑蘭時報》等媒體6月29日報道,伊朗文化遺產、手工藝和旅游組織負責人瓦利·泰穆里表示,伊朗內閣已批準對中國游客實行免簽入境政策,今后訪問伊朗的中國游客將“不再需要事先獲得簽證”。評論稱,此舉旨在吸引更多中國游客,增加收入,助力受圍困和西方制裁的伊朗經濟。不過,這是一項單邊措施,即訪問中國的伊朗游客仍需要事先得到中國頒發的相關簽證。伊朗駐華大使克沙瓦爾茲扎德30日回應《環球時報》記者說,針對中國游客的免簽政策將于近期實施,“實施后,中國游客可以免簽訪問伊朗,享受伊朗的好客”。伊朗駐華大使館表示,免簽政策落地的具體日期尚未確定。
據《環球時報》記者在伊朗了解,伊朗只和少數國家互相免簽,如土耳其、敘利亞等,單方面對中國游客免簽,是一種特殊對待。《德黑蘭時報》報道說,為應對美國的制裁,伊朗近期采取了一些措施增加旅游收入。美國一直對護照上蓋有伊朗入境印章的外國游客實施旅行限制,也就是說,外國游客如果去了伊朗,就很難去美國甚至其他國家了。鑒于此,伊朗內閣發言人阿里·拉比6月23日表示,伊朗總統魯哈尼已經下令,不再在訪伊外國人的護照上蓋簽證章或做任何標記,以此來幫助游客避免受到美國的限制。報道稱,伊朗采取了靈活機動的做法,即對進入伊朗的外國人不在其護照上加蓋印章,只發另紙的入境和離境小條。這樣,即便游客來伊朗多次,由于護照上沒有任何記錄痕跡顯示,美國等難以知曉,限制也就無從談起。
此前,伊朗對中國的外交和公務護照免簽,但持因私護照等入境必須申辦簽證。《環球時報》記者曾多次赴伊朗采訪,最近一次是2018年10月。此前,去伊朗的中國游客還不多,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受制于簽證難辦,很難使人對這個波斯文明古國進行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上世紀80年代的兩伊戰爭后,伊朗旅游業遭到極大破壞。1979年至1994年,到伊旅游人數年均不足10萬。《德黑蘭時報》稱,伊朗擁有2500年悠久的歷史文明,近年來每年都有數百萬外國游客前往伊朗。泰穆里今年4月曾表示,上一財年,約有780萬游客來到伊朗旅游,與前一年相比增長了52.5%。“去年訪問伊朗的多數外國游客來自鄰國及歐美國家,”他補充說,“旅行套餐成本較低是伊朗更具吸引力的關鍵因素”“最近幾個月,伊朗政府加倍努力,以推動旅游業增加外匯收入和創造就業機會。
伊朗媒體指出,根據全球風險專業機構發布的2019年旅行風險地圖,在旅行安全方面,伊朗“與大多數歐洲國家一樣安全”。這對中國游客來說,也是另一個令人欣慰的好消息。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伊朗對中國免簽怎么回事 伊朗對中國免簽什么時候實施2019-06-30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警察把槍落在廁所怎么回事 G20期間日本一警察2019-07-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