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21日消息(記者劉會民)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北京時間昨天(20日)凌晨,2019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結果在英國巴斯出爐。經過16日和17日兩天的激烈角逐,來自114個國家和地區的643位中學參賽者終于迎來了期待已久的“成績單”——中美兩國同時以227分的總分并列團體冠軍,韓國隊則以一分之差屈居第三名。這意味著,中國代表隊在時隔四年之后,再次奪得國際奧數大賽的團體冠軍。
從這樣的一份“成績單”中,可以看出哪些信息?對于國內的學生學習數學來說,中國隊的奪冠有哪些啟示意義?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英文簡稱為IMO,是數學競賽中最高榮譽、最高規格、最高競技水平的“世界杯”,又被稱為“數學奧運會”。今年在英國巴斯舉行的第6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上,中國國家隊6名隊員全部獲得金牌,以227分的總分獲得團體冠軍,與美國隊并列第一。其中,來自武鋼三中的袁祉禎、樂清知臨中學的謝柏庭均獲得滿分。
畢業于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班昌老師,曾為中國數學國家集訓隊成員,據他介紹,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試卷由六道題目組成,每題7分,滿分42分。從得分情況看,中國隊這次屬于正常發揮。班昌說:“本次IMO試題比較中規中矩,相對往屆可能略微簡單一點,命題方向對中國隊既不算有利,也不算不利。因為中國最擅長的數論出得很簡單,但組合出得是中國訓練比較多的圖論方向。中國隊本次成績不錯,但仍有發揮不如意的地方,不過屬于正常現象。”
據統計,自1985年征戰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以來,中國共獲得20次團體第一,在各國的參賽隊伍中遙遙領先。但最近的4年中,中國隊成績雖然都位列前三,卻也一直沒有問鼎冠軍。特別是今年2月份,在第十一屆羅馬尼亞大師杯數學競賽上,中國隊團體總分僅獲得第六名且未獲金牌,讓不少人產生中國數學競賽成績下滑的擔憂。而本次數學奧賽奪冠,再次讓人們看到了中國隊的實力。對此,班昌認為:“名次起落屬正常現象。其實中國隊沒有拿第一的這些年,除了個別年份中國隊與榜首比較遠之外,其他的基本跟今年一樣,就是前三的爭奪都是比較膠著,都是一兩分的差距,并不能因此作出什么判斷。中國過往的IMO成績十分優秀,說明我國國內的基礎教育工作非常好,尤其對在數學方面比較優秀的孩子來說,培養工作做得十分突出。現在一些數學競賽出身的年輕數學家正活躍在世界前沿,并且已經開始取得一些令人驚嘆的成就,相信隨著我國數學競賽工作的開展,咱們國家的數學實力肯定會日益提升。”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題目難度較大,靈活性強。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參賽者有正確的思維方式、良好的數學素養和基本功、堅韌的毅力以及一定的創造性。正因為如此,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內容曾一度受到追捧,各類培訓、競賽也辦得較為火熱。近幾年,隨著奧賽項目加分被取消,奧賽的功利性降低。
在班昌看來,讓奧數回歸正常化,可以讓奧數鎖定更合適的學習人群。班昌說:“數學競賽的學習能極大地提升一個人思維的敏銳性和針對性,使人能更快地抓住事情的關鍵點,并且迅速給出應對方法,而且還能夠培養孩子不畏艱險、堅韌不拔、追求卓越的思維和行為習慣,這是拋卻一切功利性的外在因素后,數學對孩子們最大的幫助。在孩子學習奧數方面,家長不應過多地干涉,本著喜歡就學一些,不喜歡就少學一點兒,甚至不學的態度即可,盡量不要因為某些功利性因素或者虛榮心去勉強孩子,這樣不會有太好的效果。”
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也是重大技術創新發展的基礎。為切實加強我國數學科學研究,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共同制定了《關于加強數學科學研究工作方案》,并在近日正式印發。
方案指出,數學實力往往影響著國家實力,幾乎所有的重大發現都與數學的發展與進步相關,數學已經成為航空航天、國防安全、生物醫藥、信息、能源等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為此,方案明確,在國家層面要“持續穩定支持基礎數學科學”“加強應用數學和數學的應用研究”“持續推進和深化高層次的國內外交流與合作”。
班昌認為,加強數學科學研究與奧數降溫并不矛盾。“限制被一些害群之馬挑起來的‘全民奧數’‘奧數狂潮’是對的,但真正的教育絕不是一視同仁。在限制‘全民奧數’的同時,降低或取消數學競賽的功利性因素,但對于真正在數學上有天賦、有興趣的孩子,給予其足夠的成長空間,是非常正確的方針政策,對于我國應對已經到來的世界范圍內的科技競爭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加強數學科學研究方面,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建議:“我們當下的數學,不管是在教育教學上面,還是在研究上面,跟人類快速發展、跟整個世界快速發展的科技,依然還是有一些難以滿足的地方、有一些差距。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加強基礎研究,一定要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特別是在學校教育。”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京都縱火嫌犯確定怎么回事 為何要火燒京都動2019-07-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