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8月19日報道 外媒稱,旅游產業又出現一個新興全球性現象:“悲情旅游”,亦稱“黑色旅游”。
據阿根廷《號角報》網站8月13日報道,越來越多的游客受到電影、電視劇或新聞的影響,慕名到曾經發生過自然災害和死亡的地方旅行,體驗一種“悲情假期”。
報道稱,這些游客希望親身前往這些曾經發生人間慘劇的地方,有些人甚至還要自拍留念。
2018年7月,解救被困“睡美人洞”的泰國足球隊12名男孩及其教練的過程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如今很多游客慕名前往當地游覽。那場救援行動不但拯救了孩子們的生命,也讓當地的旅游經濟起死回生。
在常人眼中,旅游目的地似乎只有陽光沙灘和高山峻嶺等旅游勝地。“旅游”是個讓人不由得將其和“愉快假期”畫上等號的詞匯,但當它和“悲情”這個似乎完全不相干的詞匯組合在一起,卻又別具一番風情,讓很多游客心生好奇。
實際上,這種悲情旅游嚴格上說并非新生事物,早在17世紀就曾出現過雛形。有記載顯示,當時在英國曾出現過參觀死刑行刑現場之旅,而且大獲成功。而在法國,斷頭臺前也不乏大批獵奇的觀眾。
進入21世紀后,旅游業的蓬勃發展讓很多從業者絞盡腦汁開發新項目,而人類對“死亡”的獵奇心態給他們帶來諸多靈感。
報道認為,很多影視劇作品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HBO播放電視劇《切爾諾貝利》之后,2019年到當地旅行的人預計將超過10萬人次,或比兩年前翻一番。
報道稱,在互聯網上很容易搜索到此類廣告。充滿誘惑的廣告詞吸引游客前往災難發生地,親眼觀察那場慘絕人寰的慘劇給當地人造成何種傷害。每名游客只需花費400美元(1美元約合人民幣7元——本網注)就可以隨時前往切爾諾貝利遺址,在游覽的同時還可以享受專業導游服務。此外,還為游客配備了防輻射服。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英政府報告遭泄露怎么回事 英國政府報告有哪2019-08-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