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奇怪不奇怪?
太陽系在行星系統中屬于“少數派”?
這種行星是怎么出現在離主恒星很近的地方的,天文學界依然莫衷一是。
一種觀點認為,飛馬座51b可能是個“搬遷戶”。也就是說,它原本在距離主恒星很遠的地方形成,后來搬到了主恒星身邊。
怎么搬進來的?有人認為它在跟其他天體相互激烈作用時,一腳被踢進來了。也有人認為,它在和行星盤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慢慢搬進來了。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飛馬座51b就是一顆“本地星”,人家就是在主恒星旁邊形成的。畢竟,上千年來,人們對行星系統的認知主要基于太陽系,但萬一其他行星系統和太陽系不一樣呢?
后一種觀點雖然小眾,但并非沒有依據。目前天文學家已經找到4000多顆系外行星,他們越來越發現,太陽系可能并非行星系統的“經典模式”。
比如,太陽系中不存在比水星公轉周期短的行星。但在銀河系中,很多系外行星系統卻存在這樣的行星。再比如,像木星這樣的行星,在系外行星系統中的出現概率不超過10%,也就是說太陽系在行星系統中屬于“少數派”。
數據極其反常,沒錯過諾獎真的需要勇氣
可以說,飛馬座51b的發現,不僅僅是技術突破,更是人類對宇宙認知、人類對自己認知的突破——宇宙真的不是按照人類想象的方式設計的。
言歸正傳,從技術條件來看,科學家本應在更早些時候發現類似飛馬座51b的行星。之所以沒有發現,一方面是因為像飛馬座51b這樣的系外行星并不常見,約100個恒星周圍,才有機會出現1個;但另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它真的是個超乎想象的“怪咖”。
實際上,1992年至1993年前后,美國系外行星研究前重要人物杰夫·馬西(Geoff Marcy)的觀測數據中,就已出現類似飛馬座51b這樣的行星信號。然而他并不認為那是一顆行星,遺憾地與重大發現失之交臂。
米歇爾·馬約爾和迪迪埃·奎洛茲最終憑借發現飛馬座51b奪得諾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雖然他們觀測到的數據極其反常,超出人們常識,然而二人敢于打破固有思維,并通過科學觀測證實,這就是一顆行星!
你以為斬獲諾獎只需要科研實力嗎?不,勇氣也同樣珍貴。(記者 劉園園)
責任編輯:楊林宇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太陽系衛星競爭“新贏家” 土星再添20顆超越木星2019-10-08
- NASA公布“天涯海角”首批照片 狀似“雪人”2019-01-03
- 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飛越“天涯海角”小天體2019-01-01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選美皇后離婚風波怎么回事 選美皇后沃耶沃金2019-10-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