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眾議院民主黨人針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彈劾調查13日舉行首場公開聽證會,讓民眾有機會自己判斷這名共和黨籍總統對烏克蘭的行為是否構成彈劾理由。
首場公開聽證
定于當地時間13日上午出席電視直播聽證會的是美國駐烏克蘭臨時代辦威廉·泰勒和分管歐洲和亞歐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幫辦喬治·肯特。美國前駐烏克蘭大使瑪麗·約萬諾維奇定于15日作證。
這3人10月出席閉門聽證會,部分證詞本月初相繼公開。泰勒指認美國政府經由常規外交渠道和“非常規渠道”處理烏克蘭事務,“非常規渠道”由特朗普私人律師魯迪·朱利安尼主導。肯特說,特朗普就烏克蘭事務有3個關鍵詞:“調查”“拜登”和“(希拉里·)克林頓”。約萬諾維奇自稱曾收到“小心身后”警告,因為特朗普有意把她召回。
多名證人的證詞與8月檢舉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通話內容不妥的情報官員說法基本一致。這次通話觸發眾議院9月24日啟動彈劾調查。調查重點是特朗普是否下令凍結對烏克蘭將近4億美元軍事援助,以迫使澤連斯基調查民主黨籍總統競選人喬·拜登及其兒子亨特。
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亞當·希夫是調查主導人之一。他在寫給眾議員的一份備忘錄中說,“這些聽證會將著手處理對國家和政府依據憲法運轉有深遠影響的議題”,希望同僚本著“嚴肅使命和對國家的熱愛”參與聽證會。
希夫12日公布下周公開聽證會日程,共8名證人定于19日至21日出席。民主黨籍眾議長南希·佩洛西同一天說:“總統現在有機會自證清白。”
多舉措回擊
美國共和黨人采取多種措施回應民主黨人主導的彈劾調查。
特朗普多次否認不當處理烏克蘭事宜,認定彈劾調查是民主黨人對他的政治迫害。他似乎有意分散外界注意力,13日安排與土耳其總統雷杰普·塔伊普·埃爾多安會晤并舉行聯合記者會。美土先前因敘利亞局勢等事宜關系趨緊。
共和黨人同時指認民主黨人自特朗普就任之初便打算趕他下臺,行動始于2017年5月前特別檢察官羅伯特·米勒主持的“通俄”調查。
美聯社在報道中提及,米勒今年7月24日在眾議院兩個委員會作證大約7小時。一天后,特朗普給澤連斯基打了那通電話。
就調查內容,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級別最高的共和黨人德文·努內斯等人認為,所有證人都缺乏一手信息,且作為調查重點的“等價交換”實際沒有發生。烏克蘭方面辯稱沒有受到脅迫,而一度遭凍結的軍事援助9月獲放行。
就調查程序,共和黨人認定有漏洞,堅持要求拜登的兒子亨特和檢舉人像其他證人一樣公開作證。
結果難料
美聯社報道,美國憲法對構成彈劾依據的罪責只提及“重罪和輕罪”。對彈劾流程的闡述同樣細節寥寥,國會因而可自主決定如何推進。
就社交媒體和實時評論時代的首次彈劾調查,美國民眾意見分裂,對特朗普的行為是否構成彈劾理由沒有達成共識。
按照流程推算,聽證會本月末將轉由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導,重點是具體彈劾“條款”。眾議院全體有望在圣誕節前就是否彈劾總統表決。調查隨后交由參議院“審理”,以決定是否罷免總統,屆時已是明年。
外界普遍預期,由共和黨掌控的參議院不太可能罷免特朗普。選擇在2020年總統競選的當口啟動彈劾調查對民主、共和兩黨都有風險。
按照特朗普2016年競選團隊高級顧問賈森·米勒的說法,彈劾調查“本質”是“職業官僚企圖破壞”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外交政策以及“受政治驅動的民主黨人希望在2020年選舉前”讓共和黨籍總統難受。“如果共和黨人團結一致,特朗普不僅能挺過來,還能挫敗彈劾騙局并連任。”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特朗普彈劾案最新消息 特朗普彈劾案舉行首場公開聽證會2019-11-14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千年銀杏火到國外具體什么情況 千年銀杏在哪2019-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