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倫敦12月20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知名科學雜志《自然》20日在線發表文章,展望了2020年可能會對科學界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其中包括多個國家的火星探測任務,還有中國的嫦娥五號任務等。
文章首先關注的是航天探索。2020年,多個國家將開展火星探測任務。美國航天局計劃將下一代火星車“火星2020”送往這顆紅色星球,它將收集巖石樣本,并計劃將樣本送回地球。中國也計劃在2020年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如果技術問題得到解決,俄羅斯航天器也會把歐洲航天局的火星車送往火星。
除了探測火星,中國在2020年將實施嫦娥五號任務,實現月面無人采樣返回;按計劃,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將在2020年把采集到的小行星樣本送回地球;美國的“奧西里斯-REx”探測器也會在小行星貝努上實施采樣作業。
還有一些重大項目可能會產生新的重要數據。在今年因為發布人類首張黑洞照片而備受關注的“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預計在2020年發布新成果,這次可能是關于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歐洲航天局的“蓋亞”探測器將會更新銀河系的三維圖譜,讓科學家能更好地了解銀河系的結構和演化過程。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則會爭取獲得更多資金,以推動新一代大型對撞機項目。
氣候方面,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發布一份有關地球工程的重要報告。地球工程指對地球環境進行大規模改造,這被認為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一種有潛力的方法。在明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各國也需要繼續推動落實《巴黎協定》。
其他可能在2020年對科學界產生重要影響的事件還包括:合成酵母技術的新進展、美國大選、利用動物培育人體器官以用于移植的研究將取得進展、針對登革熱等傳染病的一種新技術將進行測試、一種瘧疾疫苗將開始臨床試驗等。
責任編輯:劉維斯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紅色旅游+生態休閑游 端午小長假湘潭實現旅游收入近7億元2019-06-10
- 韓國持續遭霧霾侵襲,各黨計劃將其列為國家災難2019-03-07
- 俄羅斯人口2023年有望實現自然正增長2019-01-16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17歲女生偷開客機怎么回事?17歲女生偷開客機2019-12-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