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美國國防部發表聲明,稱伊朗向美國駐伊拉克境內的兩處軍事基地發射了導彈。
有伊拉克當地民眾發出了美軍基地附近導彈爆炸的火光畫面,同時有一些美國的自媒體聲稱,美軍駐中東基地迅速起飛了6架F-35戰斗機。
不過,美國中央司令部稍后則表示,當天伊朗革命衛隊向伊拉克境內阿薩德空軍基地發射了10枚“征服者313”中近程彈道導彈,并未給美軍造成人員傷亡。同時向伊拉克北部埃爾比勒附近美軍基地發射了5枚“起義-1”中程彈道導彈,其中4枚遠遠偏離目標。
美國媒體稱特朗普可能會發表電視講話,但稍后白宮方面稱由于伊朗的導彈攻擊并未造成美軍任何人員傷亡,特朗普將不會就此問題發表講話。
這樣看來,伊朗這次報復行動似乎更多是象征性的,顯然伊朗方面不想引起事態的擴大。
但從技術角度來看,伊朗這次行動,應該說還是發揮了軍事上示威的目的,值得一說。
法爾斯通訊社視頻
我們首先要介紹一下這次襲擊行動中使用的兩種武器。
此前美國關于伊朗的軍力報告中認為,伊朗總共擁有約2000枚各種彈道導彈,其中約有數百枚具備較高的精度。
而這次襲擊美國基地的“征服者313”導彈就是具有較高精度的一種。
說起來“征服者313”導彈的歷史還可以上溯到一種中國導彈身上。
這就是我國上世紀80年代向伊朗出售的M-7導彈,它的另一個代號是8610導彈。這種導彈實際上是進行了局部改造的紅旗-2號導彈。
紅旗-2導彈是大家非常耳熟能詳的一種防空導彈,它是在蘇聯S-75導彈基礎上改進,增強抗電子干擾能力的一種導彈。由于它采用指令指導模式,因此可以在地面控制站的控制下,按照特定的高度速度,飛到一個特定的控制點,此后就可以按照慣性繼續飛行,直到墜落到地面——這后半段的慣性飛行中,它實際上就相當于一枚彈道導彈。
8610導彈的直系后裔至今也在伊朗繼續制造中,曾被也門胡塞武裝用于襲擊沙特
而8610工程,就是根據伊朗的要求,對紅旗-2進行專門改進,取消了彈上的部分電子設備,簡化控制站,同時安裝一個更重的戰斗部,這樣就成了一種專門對地攻擊的彈道導彈。它的射程可達150公里,戰斗部重量150公斤,散布范圍約300米,算圓概率誤差的話,大致就是100米或者更低一些。其精度基本和身管火炮相似,在當時條件下算得上相當精準了。
當然,紅旗-2和8610工程導彈的第二級火箭使用的是液體燃料發動機,發射前要進行加注,準備時間較長。
后來,中國在紅旗-2固體燃料助推器基礎上,開發了一種采用慣性制導的外貿地對地短程彈道導彈就是B-611導彈,在它的基礎上,后來又推出了一系列類似的導彈,其中最新型號就是BP-12A彈道導彈。
在紅旗-2基礎上發展地地導彈的一個主要方向就是利用其固體助推器發展新型導彈,下圖為B-611固體短程戰術導彈
當然,印度就比較……它的“大地”導彈是用兩臺S-75的液體火箭發動機為基礎開發的主發動機……
作為外貿導彈,B-611、BP-12導彈的射程都被限制在300公里以內,戰斗部重量500公斤以下,因此其尺寸和重量都更小。
而伊朗方面,雖然他們后續開發的導彈和B-611、BP-12并沒有關系,但思路卻是一樣的,就是取消掉第二級的液體火箭,使用固體助推器為基礎,開發一種短程彈道導彈。
這就是“征服者110”系列。
征服者110系列從1995年開始研制,2002年首次服役,它的直徑和B-611一樣都是610毫米,但畢竟它不必考慮出口市場相關限制,所以它的長度比B-611長了很多,當然重量也增加了不少,這兩系列的最新型號,BP-12A的發射重量幾乎只有“征服者313”的一半。
當然了,畢竟在基礎技術上伊朗和中國不能相提并論,能做到如今這個技術水平對于伊朗來說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法塔赫110”的直徑與B-611相似,但長度大了很多,而且氣動布局也又很大不同,它的射程和投送質量要大于B-611,雖然技術上不算多尖端,但實戰效能還是很不錯的
最初的型號射程為220公里,戰斗部650公斤,其后續又發展了四代,到2012年完成的第四代“征服者110”從技術上已經和紅旗-2幾乎完全沒有關系了——從外觀上看,似乎只有它的旋轉發射架外形看起來還殘留著一點“祖先”的影子——第四代“征服者110”導彈的射程提高到了300公里,戰斗部重量650公斤,并且它還引入了衛星修正慣性制導技術,在射程較之8610導彈翻一番的情況下,圓概率誤差保持在了100米以內。
而“征服者313”是一種2015年開始服役的導彈,相當于“征服者110”系列的第五代產品,它的戰斗部重量從原來的650公斤減少到500公斤,由此射程提高到了500公里。而更重要的是它的命中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能夠使用激光或者電視制導的末制導裝置,因此可以實施定點攻擊。
它的一種改進型被叫做“波斯灣”或者“霍爾木茲”導彈,安裝紅外引導頭,可以攻擊海上艦艇,因此被伊朗稱為是反艦彈道導彈。
2018年,伊朗使用“征服者313”導彈,對伊拉克境內的恐怖分子基地進行了精確打擊,伊朗電視臺還展示了執行目標指示任務的無人機拍攝的導彈精確命中建筑物指定位置的畫面。
而“征服者313”還不是伊朗這一系列導彈的最新型號。據伊朗媒體稱,近年來他們展開了大幅度提升本國各種型號導彈射程的技術會戰(不知道是不是效仿某大國的做法……)。在“征服者”系列導彈身上,這一會戰的成果就是“佐勒菲卡爾”導彈,該型導彈在2016年伊朗閱兵式上首次展出,其射程從“征服者313”的500公里進一步提升到700公里。
唯有從征服者110系列導彈的這個固定發射架上,還能看出它和“祖先”切不斷的血緣關系……
“征服者313”導彈
“佐勒菲卡爾”增程的主要技術手段據稱是將彈體材料從原來的鋼材替換為復合材料,實際上就是薄鋼管外面纏繞玻璃纖維,這可以降低導彈的總體重量。此外,該導彈的戰斗部據稱也改為了集束戰斗部,這樣可以在降低戰斗部重量的同時提高殺傷范圍。
在2017年,伊朗宣稱使用“佐勒菲卡爾”導彈打擊了敘利亞境內的恐怖分子基地。
這次使用具備精確制導能力的“征服者313”導彈攻擊美國基地,而且還能展示命中目標的畫面,這可能表明伊朗有地面的人員潛入到了美軍基地附近,來實施激光照射引導打擊和現場觀察打擊效果。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美軍都沒有任何傷亡和嚴重財產損失——這只能說明伊朗的目標就是要避免美軍的傷亡,而同時又對美軍進行警告。
至于攻擊埃爾比勒的“起義-1”導彈,這其實是在伊朗早年引進朝鮮“火星6號”導彈——而“火星6號”的原型就是大名鼎鼎的“飛毛腿”導彈——的基礎上,進行縮小化而來的導彈,這種導彈取消了尾部的穩定翼,以適應從伊朗特色的地窖式發射場發射的需求。至于這種不甚精確的導彈為什么打了5發導彈,4發“遠遠偏離”美軍基地——恐怕這表明伊朗就是不想命中美國基地,那一發沒有“遠遠偏離”的導彈只怕才是真的打偏了……
發射地窖中的“起義1”導彈
它的性能就比較乏善可陳,命中圓概率誤差500米,射程1000公里左右——從其地下設施的發射地點來看,它的主要任務是隔海威懾沙特的石油設施。這次向伊拉克方向發射,其實是有點舍近求遠,實際上埃爾比勒美軍基地完全處于“征服者313”導彈從兩伊邊境地區發射的打擊范圍內。使用“起義-1”導彈,從伊朗深遠內陸攻擊這個目標,可能是有著另一種警告的含義,也就是說伊朗如果需要,可以使用這種導彈攻擊中東地區的其他美國基地。
總體而言,伊朗的這次行動傳達了抗議的含義,又不至于過分刺激美國,算得上是有理有節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席亞洲]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美國伊朗最新消息 伊媒:伊朗準備13種報復美2020-01-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