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1月10日宣布制裁伊朗8名高官和礦業公司等,以回應此前伊朗對駐有美軍的伊拉克軍事基地實施導彈襲擊,進一步減少伊朗資金來源。
美國財政部當天發表聲明說,被制裁的8名伊朗高官包括伊朗最高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阿里·沙姆哈尼和伊朗武裝部隊副總參謀長穆罕默德·禮薩·阿什蒂亞尼等人。制裁還涉及17家伊朗金屬生產商和礦業公司等。
美財政部長姆努欽當天在白宮記者會上說,被制裁高官均涉嫌參與此前伊朗導彈襲擊駐有美軍的伊拉克軍事基地事件,對伊朗金屬礦業等實施制裁會大幅減少伊朗政府的資金來源。
根據美方相關規定,受制裁對象在美國境內的資產將被凍結,美國公民不得與其進行交易。
白宮10日在一份聲明中說,總統特朗普當天簽署行政令,授權財政部制裁包括建筑、礦業、制造業和紡織業在內的多個伊朗經濟行業。聲明稱,此舉旨在進一步減少伊朗可用于發展核項目、資助“恐怖主義”、施加“惡意地區影響力”的資金來源。
本月3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圣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在伊拉克巴格達國際機場外遭美軍空襲身亡。據伊朗媒體報道,伊斯蘭革命衛隊8日凌晨向駐有美軍的兩個伊拉克軍事基地發射了數十枚導彈以示報復。特朗普隨后表示,伊朗襲擊并未造成美方人員傷亡,美國將對伊朗實施新的經濟制裁。
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核計劃,國際社會解除對伊制裁。2018年5月,美國單方面退出協議,隨后重啟并新增了一系列對伊制裁措施。作為回應,伊朗自2019年5月起分階段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
延伸閱讀:
伊朗導彈為何打得如此精準?
伊朗對美國駐伊拉克兩處基地實施導彈攻擊后,西方媒體曝光多張遭襲基地的衛星照片。這些照片在顯示出伊朗導彈很高的命中精度的同時,也給外界帶來疑惑——為什么美軍未對攻擊阿薩德基地的伊朗彈道導彈實施攔截?是美軍未做出充分準備,還是其反導系統無法做出有效攔截?
美國媒體公布的阿薩德基地遭襲前后的衛星照片顯示,多枚伊朗導彈直接命中了一些機庫、臨時機棚等設施。這種高精度的打擊能力,以往是美軍用來炫耀的資本。而如今,這種打擊卻落在了美軍頭上。
衛星照片顯示,其中一枚導彈直接在連續排列的多個疑似無人機機棚中間命中。其他幾枚導彈也精確命中目標。這顯示出伊朗“法塔赫-313”的米級打擊精度。一般而言,僅靠傳統的慣性制導是無法實現這種精度打擊的。“法塔赫-313”的制導系統很可能采用了衛星與慣性聯合制導方式,由衛星導航信號(包括GPS信號)對慣性導航系統進行修正,保證實現10米內的精度。這樣,即便美軍在基地附近的有限區域進行了GPS干擾,導彈也能依靠修正后的慣性制導系統實現較高的命中精度。
此外,不排除“法塔赫-313”使用了雷達景象匹配制導的可能性,當然這樣的系統研制難度很大。同時,伊朗也有為這款彈道導彈研制光電末制導頭的能力,其中一款用于打擊水面目標的近程彈道導彈就使用了光電導引頭。不過,從這次攻擊來看,也顯示出伊朗彈道導彈的戰斗部比較單一,單個戰斗部只能打擊一個目標。如果伊朗使用子母戰斗部,那么就可能破壞更多停在停機坪上、沒有任何保護的直升機和無人機。
外媒稱,伊朗對兩個美軍基地發射了15枚導彈,但目前的衛星照片沒有完全顯示出這十余枚導彈的落點。專家表示,不排除有導彈因自身故障打偏的可能性。從目前公開報道來看,美軍可能未對阿薩德的導彈攻擊進行有效攔截。對衛星導航信號進行干擾雖能降低來襲導彈精度,但不至于會令其偏離基地。這樣導彈隨機落到其他目標的威脅也不可小覷。所以有句話是“不怕它打得準,就怕它打不準”。
美國要與伊朗無條件談判!捅馬蜂窩后,特朗普決定收手了?
國際政治波詭云譎,有時候真像六月的天。
幾天前美伊兩國還劍拔弩張,剛剛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凱利·克拉夫特卻致信聯合國安理會,表示美國“準備無條件地與伊朗進行嚴肅談判”。他還在信中進一步解釋,談判是為了“阻止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破壞,以及伊朗政權的升級”。此言一出,整個世界錯愕不已,廣大吃瓜群眾議論紛紛“第三次世界大戰還打嗎?”
與之前的強硬相比,美方態度著實180度大轉彎。但細細想來,劇情反轉看似意料之外,實則情理之中。
其一,捅馬蜂窩,伊朗反應超預期
中東宗教情況復雜,地緣政治犬牙交錯,貿然暗殺一位在該區域既有實權、又享有崇高聲望的人物,必然引發鏈式反應。據了解,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位時便對蘇萊曼尼心有不滿,但一直未輕舉妄動。如今特朗普執意捅了馬蜂窩,一下子引爆伊朗乃至中東地區民眾的反美情緒。眼看局勢有點失控,便趕緊出來“滅火”。就在此前,針對伊朗的報復行動,特朗普在白宮發表講話言辭雖有火藥味,但最后已經釋放“暖意”,說什么“美國已經做好準備擁抱和平”。美駐聯合國大使的“無條件談判”論,也是順著總統拋出的橄欖枝再向前一步。
其二,黨爭升級,后院起火焦頭爛額
就在中東局勢升溫之際,美國眾議院以224票贊成對194票反對通過了一項決議案,以圖限制特朗普對伊朗動武的權力。該議案要求:總統終止在針對伊朗政府或其軍隊的敵對行動中使用美國武裝力量,除非國會已經宣戰或頒布了相關法律授權。說起來,國會與總統之間關于戰爭權限的爭奪,是美國政治的老問題,特朗普也許并不緊張。何況,在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內,該議案預計也將遭遇較大阻力。但在非交戰狀態下擊斃最高級別外國軍事將領,實屬嚴重的國際政治錯誤,民主黨顯然會借題發揮、大做文章。就算沒有實質打擊,較大的黨爭壓力難免讓特朗普掣肘,態度不得不有所收斂。
其三,輿論理虧,眾叛親離無可奈何
蘇萊曼尼被暗殺后,上百萬伊朗人走上街頭為其哀悼,伊朗外長扎里夫還在推特上發布了一組圖片@特朗普“你此生中,見過這樣的人山人海嗎?”沒想到,這一幕很快在美國上演,只不過是一群憤怒的人。前兩天,美國約70個城市爆發抗議游行,年輕人因為怕被征兵更是擠癱了兵役局網站。最新民調顯示,53%的成年人不贊同特朗普對伊朗的軍事打擊。說實話,自小布什摧毀伊拉克薩達姆政權開始,美國在中東陷得越來越深,厭戰在某種程度上成為美國人的主流心聲。而眼看大選即將拉開帷幕,一直摩拳擦掌的特朗普顯然不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不得不懸崖勒馬。
更有意思的是,這兩天,特朗普的一段老梗也被翻了出來。原來2011年的時候,特朗普吐槽奧巴馬“唯一能夠占著總統位置不放的方法,就是和伊朗開戰”。沒想到這個“神預言”竟被自己兌現了,你說魔幻不?
責任編輯:黃小群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里程碑式進展!英國下議院通過法案 月底正式2020-01-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