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終于迎來大范圍降雨,繼墨爾本大雨后,悉尼也下起了雨,長久以來的旱情得到緩解,當地民眾紛紛開始慶祝。孩子們在雨中撒歡,大人們也選擇不打傘出行。山火最嚴重的新南威爾士州和維多利亞州,火情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緩解。
另據報道,澳大利亞東部16日開始下雨了,當地氣象部門預計,未來幾天還會有更多的降雨量,讓遭山火肆虐數月的澳大利亞迎來喘息之機。另一方面,澳消防員在大火之中成功搶救了“瓦勒邁松樹”,這種從史前時代存活至今的松樹被稱為“恐龍樹”,全球僅有不到200棵。
【澳大利亞迎降雨 多雨天氣將維持至本周末】
據報道,在山火中嚴重受創的新南威爾士州16日上午開始下雨。維多利亞州的墨爾本15日較晚時分也下起了雷陣雨,改善了當地遭山火煙霾籠罩的空氣質量。
澳氣象部門預測,現在開始一直到本周末,澳東部將迎來更多的降雨。若真是如此,這將會是澳大利亞自2019年9月開始發生山火后,持續最長時間的多雨天氣。
不過,也有官員警告說,短暫而強烈的雷暴可能引發洪災,而閃電則可能引燃新的起火點。
澳大利亞氣象局高級氣象學家杰克?菲利普斯說:“我們預計未來四五天左右的天氣至少會有所變化。”“一些地區的降雨量可能有用,而另一些地區的降雨量可能只有一兩毫米。”
另外,氣象預報顯示,此輪降雨過后,澳大利亞將恢復到高溫干燥的天氣狀態。
當地時間1月12日,澳大利亞庫瑪(Cooma)附近的一處民居旁,一只儲物盆里落滿了被灰燼污染成褐色的雨水。據介紹,盆里的雨水還散發出一股濃煙味。
【消防隊員奮力搶救 澳古松免遭山火吞噬】
受火災影響,澳大利亞藍山的林地遭到嚴重破壞。所幸,經過消防人員的奮力搶救,植物界的“活化石”,野生的瓦勒邁松樹林得以幸存。
據報道,瓦勒邁松已有兩億多年歷史(早在恐龍時代之前就出現),外界起初以為這些松樹已經滅絕,直到1994年,有關單位才在在悉尼西北部藍山附近的國家公園發現,此地居然還保存有大約200棵。
當地時間1月7日,倒下的樹木阻塞了澳大利亞沿海小鎮伊登附近火場的道路。
雖然瓦勒邁松樹已經繁殖并被分發到全球各地的植物園中,但是瓦勒邁峽谷內的卻是全球僅剩的野生瓦勒邁松樹林。
為了保護這些珍貴林木不受污染,該松樹林的位置向來保密,但由于山火肆虐,該林地遭受到嚴重的破壞。
澳官員指出,隨著2019年年底大火逼近該地區,消防員動用滅火飛機,將阻燃劑灑落在松樹林周圍形成保護圈,特種消防隊員還在峽谷內建立灌溉系統,為松樹林提供水分。
新南威爾士州的環境部長基恩(Matt Kean)稱此次行動為“前所未有的環境保護任務”。基恩15日表示,雖然有些樹被大火燒焦,但松樹林整體得以在大火中幸存。
澳大利亞的夏季常見森山火災,但今年野火季來得異常早。路透社報道稱,大火已造成29人死亡,2500多棟房屋被毀,約有10億只動物傷亡。
延伸閱讀:
林火延燒重創澳旅游業 傾盆大雨能否帶來一線生機?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澳大利亞東部林火延燒四個多月,旅游業和畜牧業深受打擊。幸好近日開始下起雷陣雨,為受林火肆虐的土地帶來一線生機。
澳大利亞媒體報道,新南威爾士州目前仍有80多處火點,希望這場傾盆大雨能夠熄滅這些火。氣象局預計大雨將持續至20日。
澳大利亞旅游業理事會執行理事韋斯塔威說,人們基本上都停止旅游了。雖然天氣開始轉涼,一些旅游景點也已重新開放,但是人們還是不太敢到訪澳大利亞。
他說,那些不受林火影響的地區,多達六成的住宿預定被取消,而受林火影響的地區則完全沒有旅客。旅游業預計損失了約10億澳元。
在畜牧業方面,林火已嚴重威脅乳牛、綿羊等的生存,相關產品產量銳減,整個行業陷困,也對澳大利亞經濟造成沖擊。
澳大利亞氣候理事會估計,由于持續干旱和林火的打擊,到了2030年,澳大利亞農業和人力的生產力損失累計或達190億澳元。到了2050年,這一數據預計會增至2110億澳元,2100年則進一步上升到4萬億澳元。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政府動用飛機,向巖沙袋鼠出沒的地方,空投4000多磅食物,其中大部分是胡蘿卜和紅薯。盡管目前林火肆虐的地方以森林為主,受波及的農場少于100個,但干旱氣候和大火造成的電力中斷、交通運輸受阻等,影響了飼料供應、牛奶儲存和運送等作業。
受大火影響,乳制品加工商貝加奶酪有限公司至今無法從農場獲得的牛奶供應多達90萬公升,另有100萬公升的牛奶供應也可能被毀。不過,它強調,受影響的牛奶供應只占公司每年所需10億公升的很小部分。
新州和昆士蘭州這兩個主要的紅肉生產州,則有大約8萬個牧場受林火波及。澳大利亞農業市場分析員達格利什估計,至今有大約170萬只綿羊,以及45萬只小牛在大火中喪生或人道毀滅,這將導致今年的綿羊和小牛數量分別減少2.4%及1.8%。
澳大利亞肉類及畜牧業協會則說,全國有大約13%的綿羊生活在林火最嚴重的地區,除了肉類,羊毛的產量也受影響,預計減少約9.2%。專家認為,農民可能要花上好幾年才能重建畜群。此外,澳大利亞的葡萄酒、蔬果、棉花、蜂蜜、谷物等的產量也都減少。
5億動物葬身火海,2萬只考拉死亡……澳大利亞山火慘狀不忍直視
澳大利亞的山火已經肆虐了4個多月,這里的每一幕都看得令人心疼。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告訴你這場火災有多嚴重。
山火燒毀考拉80%的自然棲息地,超2萬只考拉死亡;5億多只鳥類和其他動物喪生;山火過火面積超過5.25萬平方公里;澳洲多地溫度連續多天40℃以上,甚至接近50℃;死亡人數上升至27人……5億動物葬身火海。野生動植物和整個生態系統遭到巨大破壞。
有人用鏡頭記錄了這生靈涂炭的慘狀,動物們在大火中慘死,尸體像黑炭一樣,甚至還保持著站立狀態。可怕的場景,令人揪心!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日前發布的一批衛星監測產品顯示,澳大利亞東南部的新南威爾士等地火點密布,山火造成的煙霧已經飄散至2000公里外的新西蘭北部。即使從遠在太空的衛星角度來看,這場山火也同樣令人觸目驚心。
澳大利亞東南部林火最為嚴重 對生態環境造成災難性影響
2020年1月初,新南威爾士州東南部和維多利亞州東部的山火急劇發展。風云三號氣象衛星1月4日火情監測圖顯示,在東西270公里、南北360公里的范圍內,分布有大量火點,部分火區已蔓延至海灘附近,影響范圍總計約7900平方公里。而這些火點多數發生在森林地區。
澳大利亞森林資源較少,主要分布在東部、南部、北部沿海的條帶區域,以往山火多發生在內陸的草原、荒原及稀樹草原,森林火災相對較少。此次多處森林發生嚴重火災,焚毀大片林地,造成棲息在森林中的考拉等珍稀動物大量死亡,對當地生態環境帶來災難性影響。
山火煙霧向東綿延6000公里 波及新西蘭北部
此外,山火產生的煙霧也對空氣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風云三號氣象衛星1月5日真彩圖監測顯示,澳大利亞東部山火引發的大片煙霧已飄散至新西蘭北部,煙霧傳輸距離長達約2000公里,對當地空氣質量產生影響。
1月7日監測顯示,在澳大利亞東部海岸約6000公里處,仍可看到明顯的煙霧信息。
責任編輯:楊林宇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澳大利亞山火致雨水漆黑如墨 還有一股刺鼻的煙熏氣味2020-01-14
- 澳大利亞山火已致28死 澳總理稱應對山火失誤2020-01-13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澳大利亞下雨了什么情況 大雨幫助撲滅32起森2020-01-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