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延長封鎖令至5月3日 莫迪向印度貧困階層致歉
原標題:印度、法國、意大利……全球多國延長封鎖令
【環球網綜合報道】今天,印度總理莫迪宣布全國“封鎖”將延長至5月3日。截至目前,全球至少有10個國家宣布延長封鎖措施以應對新冠疫情。
莫迪3月24日曾宣布,從3月25日0時起,印度全國“封鎖”21天。
“封鎖”令于4月14日到期。但目前印度疫情形勢依舊嚴峻,多州敦促總理延長封鎖期限。
路透社報道稱,印度政府4月14日的數據顯示,該國有10363人感染新冠病毒,其中339人死亡。
此前已有多國宣布延長封鎖令。
法國總統馬克龍13日晚發表電視講話說,為防控新冠疫情而實施的“禁足令”將延長至5月11日。
當地時間4月13日晚,尼日利亞總統布哈里宣布為遏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針對首都阿布賈、拉各斯及奧貢州的封鎖措施將延長14天。
意大利總理孔特當地時間4月10日晚宣布,原定4月13日結束的全國“封城”措施將延長到5月3日。
當地時間11日,西班牙政府宣布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將延長封鎖與法國、西班牙邊境的日期至4月26日。
愛爾蘭總理瓦拉德卡10日宣布,將原定4月12日到期的“居家令”延長3個星期至5月5日。
南非政府于3月27日零時起實行為期21天的“封鎖令”。南非總統拉馬福薩9日晚間宣布,為了阻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持續蔓延,南非政府將在此前“封鎖令”的基礎上,將時間延長14天。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4月9日宣布,匈牙利將無限期延長此前發布的出行限制令,但會根據實際情況每周評估一次,以決定是否繼續延長。
約旦政府于當地時間12日宣布,全國封鎖措施將延長至4月底。
當地時間4月4日,希臘公民保護部決定,將之前頒布的商業、社會活動、交通等限制措施生效期繼續延長至4月27日。
印度確診病例破萬,莫迪:全國封閉令延長至5月3日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14日,印度總理莫迪在對全國講話中表示,印度全國封城將延長到5月3日。根據印度衛生部官方網站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當地時間14日上午8時(北京時間上午10時30分),印度境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一萬例。
莫迪于3月24日宣布,從當地時間3月25日零時開始,印度全國進入為期21天的“封城”狀態。而4月14日剛好是全國封閉令的最后一天。
據海外網援引《印度斯坦時報》14日報道,印度13日報告新增125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10444例。而在3月24日,印度國內只有536例確診病例,20天以來,這一數字增長了近20倍。
報道稱,近20天以來,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加速增長:3月24日時有536例,4月2日增至2520例,4月7日增至5305例,4月13日增至10444例。確診總數20天內增長了近20倍,過去一周幾乎翻番。
德里是印度確認病例數最多的地區,13日新增356例,累計確診1510例,累計死亡28例。其中約1050例與在尼桑木丁社區舉行的大型聚會有關。
印度從3月25日開始實施為期21天的全國封鎖,有專家稱該措施一定程度緩解了疫情在印度的擴散,還呼吁政府采取更多針對聚集性疫情的措施,并加大新冠病毒的檢測力度和廣度。
《今日印度》13日報道稱,隨著全國封閉令最后期限的來臨,印度幾個正抗擊新冠病毒的邦都要求延長封鎖期限。
在4月11日一場莫迪參與的會議上,各邦都尋求將封鎖令延長至4月30日。
與此同時,德里首席部長克里瓦爾稱,為遏制疫情的蔓延,莫迪已決定延長全國封閉令,但當時并未透露將延長多少時間。
最大貧民窟現感染者,印度“封城”能否解決疫情難題?
14日是印度首輪“封城”有效期的最后一天。
截至北京時間10時30分,印度累計新冠肺炎病例破萬,達到10363例。
印度延長封鎖令至5月3日 莫迪向印度貧困階層致歉
面對不斷攀升的確診病例及死亡人數曲線,這個世界第二人口大國自當日起決定啟動第二輪“封城”令。
有分析指出,延長封鎖恐將引發“經濟風暴”及社會動蕩。以犧牲經濟及隔離社會為代價,印度能否成功封鎖病毒,解決目前面臨的疫情難題?
當地時間4月5日21點,印度民眾熄燈9分鐘,點燃蠟燭和油燈為抗疫祈福。
封還是不封,是個問題
自印度總理莫迪3月24日宣布該國進入封鎖期以來,短短20多天的時間,印度確診病例數字增長近20倍。
就在“封城”結束當日12時,莫迪向全國民眾發表演講并宣布,封閉令延長至5月3日。
據《今日印度》14日報道,隨著全國封閉令最后期限的來臨,印度邦級政府大多希望延長“封城”。報道指出,考慮到“封城”的巨大成本,印度下一階段會采取更靈活的措施,在部分低風險地區逐步恢復生產,提振印度經濟。
“延長封鎖恐將引發社會動蕩。”法新社13日稱,多個關鍵行業已向莫迪發出警告。但在疫情快速發展的情況下,莫迪政府也很糾結。
世界銀行12日發布的報告稱,印度等南亞國家正陷入一場“地動山搖的負面影響風暴”,并將在疫情后經歷40年來最糟糕的經濟表現。根據巴克萊銀行的預測,全面封鎖措施將使印度損失達1200億美元,即GDP的4%。印度央行官網也于13日公布,由于疫情沖擊,印度經濟難以在2019至2020財年實現5%的增速。經濟學家則稱,已經在疫情前創6年增速新低的印度經濟將受到疫情的嚴重沖擊。
“暫停”與“加速”,同樣重要
擺在印度面前的是一道“穩經濟”還是“保生命”的選擇題。外界分析稱,“封城令”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確實為印度應對疫情爭取到更多時間。在一份有關印度疫情的模型研究報告中,據專家推算,如不采取任何干預措施,當地確診病例或在5月1日升至近100萬例,而采取“封城”措施后,該數據被控制在了一萬例以內。
回溯該國應對疫情時間軸,印度早在今年1月底就已提高對疫情的警惕。從3月初開始,當美歐多國成為疫情“重災區”,印度的感染患者也在逐漸增加,當地防疫政策覆蓋面更寬,所有國際航班在一周內禁止在印度降落,除外交、國際組織、工作與項目類以外簽證效力暫停至4月15日。
3月24日,總理莫迪下達了一項史無前例的措施——所有印度民眾須居家隔離21天,商店、工廠、辦公樓和宗教場所等全部關閉,航空、鐵路、客運和市內交通也按下了“暫停鍵”,這是印度鐵路167年來首次停運。
“靜悄悄”的地方,暗藏風險
對于印度而言,與病毒侵襲嚴重地區相比,那些“靜悄悄”的地方,更值得人們警惕。貧民窟確診病例的出現再次給印度疫情拉響了警報。
4月1日,位于孟買的塔拉維貧民窟首次報告確診病例,患者當天夜里死亡。塔拉維貧民窟是亞洲最大貧民窟,約兩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近百萬人。由于那里人口密度高、衛生條件堪憂,有專家擔憂,一旦感染蔓延將難以控制。
此外,缺乏配套措施的封閉令為印度社會帶來了疫情之外的次生災難——打工者返鄉潮。這些居住在貧民窟里的印度人,多是從農村地區趕赴城市的打工者,“封城”政策切斷了這些人的收入來源。迫于生活壓力及對病毒的恐慌,回家成為他們唯一的選擇,印度許多大城市都出現了打工者返鄉潮。
據英國《衛報》形容,這是印度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人口遷徙。《印度快報》更是用“印度正在步行回家”為版頭,報道了這一前所未有的轟動場景。
面對造成的混亂狀況,莫迪已向印度貧困階層致歉,請求他們“寬恕”嚴厲措施。但他仍強調,封閉令與社會隔離令是打贏抗疫之戰的必要措施。
除了人群流動增添病毒傳播風險,醫療體系的不健全,也成為外界擔憂印度疫情的另一個方面。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去年發布《全球衛生安全指數報告》指出,印度在醫療對策、醫療人員部署、應急準備和快速響應等方面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
此前據多家媒體報道,印度是世界上檢測比例最低的國家之一,不少專家曾指出印度確診病例的數字仍被嚴重低估。據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數據顯示,截至本月12日,印度約有181028人接受新冠病毒檢測。
一邊是貧困階層的傳染風險,一邊是與人口基數不匹配的醫療資源,印度的疫情防治難上加難。為對抗“新冠病毒黑暗”,莫迪本月5日號召13億印度人民啟動為時9分鐘的點蠟燭活動。然而面對疫情,在祈福和溫暖人心外,印度更需拿出更有效的措施。世衛組織緊急情況計劃主任邁克·瑞安曾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人類對抗疫情能否取得決定性勝利,未來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印度控制病毒的能力。
責任編輯:楊林宇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奧巴馬宣布支持拜登:他是帶領美國度過疫情的2020-04-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