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正在全球奪去越來越多的生命,另一方面失業的貧困家庭也在苦苦掙扎,是繼續隔離抗疫還是解除限制恢復經濟?這是眼下許多國家面臨的艱難選擇。美國和巴西就是矛盾最嚴重的兩個國家。
巴西總統支持抗議者:不戴口罩,不時咳嗽
巴西多地近期爆發反對居家隔離的示威游行,當地時間19日,一向反對隔離措施、將新冠肺炎稱為“小流感”的巴西總統博索納羅游行當中。有媒體稱博索納羅沒戴口罩,在向支持者喊話時還咳嗽了數聲。令人擔憂的是,上月他訪問美國后,代表團中多人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巴西國會上周下達“最后通牒”,要求博索納羅交出自己的檢測結果。
博索納羅的支持者希望無限期中止國會,并陸續頒布一系列法令增加總統和軍隊的權力,強化新聞審查制度。博索納羅并未對此做出直接回應,而是號召民眾“為國家而奮戰”,讓民眾信賴的總統去做需要做的事。
博索納羅此前曾多次公開帶頭反對居家隔離政策,要求恢復經濟運行。為此,他上周還解除了衛生部長曼代塔的職務,曼代塔一直主張按照世衛組織的建議保持社交距離。3月下旬,博索納羅曾發布命令,禁止各州限制人們活動,并取消要求教堂遵守衛生條例的規定。但這兩項命令很快被聯邦最高法院推翻。最高法院稱,地方州市有權決定各自地區的防疫政策,總統無權干涉。
的確,巴西經濟狀況不容樂觀。美國《外交政策》20日的文章稱,巴西3月份失業率達到11.6%,據估計,這個數字可能在未來兩個月內翻一番。更糟糕的是,超過41%的巴西勞工是非正式工人,在嚴格的隔離條件下,他們沒有辦法上班掙錢。
總統支持者高喊“人民不能被餓死”,國會和地方政府則主張“贏下對抗新冠病毒的戰爭”,巴西國內的“撕裂”正在加深。
據巴西新聞網站“G1”報道,針對示威者要求軍事干預的做法,巴西國會眾議院議長馬亞批評稱,捍衛獨裁就是激發混亂,為了贏得“對抗新冠病毒的戰爭”,必須有“秩序、民主、紀律和團結”。在一封公開信中,巴西20個州的州長聯名支持國會兩院在抗擊疫情時的表現,“巴西人民的健康和生活必須遠遠高于政治利益,特別是在當前危機時刻”。
截至當地時間4月20日14時,巴西全國共確診新冠肺炎病例40581例,全國累計死亡病例2575例,是拉美國家中疫情最嚴重的。然而實際情況可能更糟糕,《圣保羅頁報》稱,據高校、研究院所和衛生機構專業人員聯合研究顯示,一周前巴西實際的感染人數或已達確診人數的12倍,超過30萬人。
“G1”稱,目前多個州的重癥病房已經一個床位都不剩。在圣保羅市,已有1300多名醫院員工因確診感染病毒被隔離。N95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物資奇缺。巴西衛生部呼吁民眾在家自制口罩,將專業口罩留給醫生。在巴西的新聞節目和視頻網站中,經常有人手把手教民眾如何自制口罩和防護面具。
巴西也是拉美國家的縮影。據官方統計,19日,拉美地區確診病例已突破10萬,死亡病例大約5000例。法新社稱,整個拉丁美洲的感染病例一直在穩步上升,并且該地區幾乎沒有發達國家那樣的衛生基礎設施。路透社日前提到另一個不利因素,南半球正告別炎熱,很快迎來冬季,這對巴西、阿根廷和智利等國來說可能意味著更多挑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也發出可怕警告,稱該地區正面臨自上世紀50年代有數據記錄以來最嚴重的衰退,預計2020年經濟將收縮5.2%。拉美可能經歷新一輪“失去的十年”。
特朗普聲援抗議者,全美至少四州官宣逐步開放
截至當地時間20日,佐治亞州、田納西州、得克薩斯州、佛蒙特州已宣布將開放部分經濟設施,特朗普表示多數州可于5月1日前重新開放。
近日,包括密歇根州、明尼蘇達州等美國多地都出現了反對當地政府實施“居家令”的抗議活動,而特朗普則17日連發三條推特以示支持。他分別寫道“解放密歇根州”、“解放明尼蘇達州”、“解放弗吉尼亞州,拯救你們偉大的憲法第二修正案(即公民有持槍權)。它正在受到封鎖。”
隨后,在當地時間18日舉行的白宮疫情新聞發布會上,特朗普繼續為多地反對“居家令”發起的抗議活動進行辯護。“我只是覺得現在有些州長有點忘乎所以了。”特朗普對一些下令實施“居家令”的美國州長做出這樣評價。
美國各地的抗議活動組織者大多是保守派、特朗普支持者和支持槍支的活動人士。但許多抗議者并不屬于某個組織,只是因隔離令導致他們失業而憤怒。據美國勞工部最新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國已有超過2200萬人失業,為歷史最高紀錄。
再來看看美國疫情情況。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截至北京時間4月21日6時30分左右,美國累計確診782159例,死亡41816例。雖然新增病例數有所放緩,但總體疫情仍不容輕視,日前一美國研究機構對街頭民眾展開新冠病毒檢測顯示的結果或許能夠說明一些問題,這家機構在馬薩諸塞州的街頭隨機選取了200人,對其進行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發現,近三分之一參與者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都是陽性,且多數為無癥狀感染者。
除了失業率和疫情情況這些現實矛盾,特朗普反對居家令或有其他考量。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評論稱,保守派團體對居家隔離導致的美國經濟“剎車”倍感挫敗,而經濟又是特朗普爭取連任的最大賣點。
復工復產其實也并非不可,但需要謹慎推進,并且需要良好的核酸檢測條件。華盛頓大學衛生計量與評估研究所所長克里斯托弗·默里表示,在沒有充分開展核酸檢測以及追蹤患者和密切接觸者等措施的前提下,過早解除限制社交距離的措施,將會導致確診和死亡病例數再次激增。
阿根廷成為第一個倒下的國家?
今日網絡熱傳阿根廷成為首個受疫情沖擊“倒下”的首個國家。
當地時間4月19日,阿根廷經濟部長古斯曼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阿根廷處在“事實違約”狀態,目前無力償還債務,所以才會提出全面的債務重組。他在講話中強調,阿根廷已經在執行一項“假設沒有外部信貸的計劃”。
此前的當地時間4月17日,阿根廷政府向阿根廷主權債券債權人提出債務置換方案。古斯曼當日指出,在給私人債券持有人的提案中,政府已經尋求“本金和利息扣除的最佳組合”,未來三年內阿根廷不會償還任何債務,但在2023年會支付0.5%的息票。按照紐約法律,這筆息票相當于3億美元 。
古斯曼強調稱,“該提案被接受就解決了一個問題。如果沒有,我們認為是處在一個事實違約的狀態,對此我們有一個計劃, 那就是阿根廷不再接收外部貸款。這并不是說要停止接受,而是無法獲得,我們也不認為會獲得外部貸款。”
阿根廷政府4月15日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文件,擬發行516.52億美元的新債券。
據古斯曼介紹,IMF認為阿根廷至少需要5年不償付外債,才能恢復其外匯儲備。與此同時,政府還在與IMF談判一項新的協議,以償還上屆政府獲得的440億美元貸款。
根據阿根廷政府的債務重組提案,阿根廷在海外的債務共計662.38億美元。
其實,在疫情之前,阿根廷經濟狀況就已經不容樂觀。阿根廷號稱國際資本市場的“違約之王”,在獨立后共出現多次債務違約或重組。政府開支龐大、財政赤字激增以及大幅對外舉債,是阿根廷屢次爆發債務危機的重要原因。新冠肺炎疫情只是成為這一次壓倒阿根廷的最后一根稻草。雖然阿根廷累計確診數在南美洲并不靠前,但在全球經濟衰退的背景下,國際資本大幅流出,阿根廷金融市場及比索匯率雪上加霜,外匯儲備持續縮水,多種風險相互疊加最終將阿根廷再次推向破產邊緣。
可見,此次疫情也是各國經濟、醫療衛生狀況的體溫計,不發達地區可能要經歷一個前所未有的“寒冬”。無論舍棄健康還是經濟,普通民眾都會受到損害,這道選擇題并不好做。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白宮前醫學顧問批彭斯不戴口罩就探病:丟臉!2020-05-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