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9月14日電 題:美國經濟復蘇“幻覺”與永久性失業隱憂
新華社記者 高攀 許緣 熊茂伶
“懷著最沉重的心情宣告,我們提供服務的最后一天是9月20日。”在新冠疫情中苦苦掙扎6個月后,美國首都華盛頓國會大廈附近的一家酒吧日前在社交媒體上宣告即將歇業。
這家已運營26年的酒吧曾經歷兩次火災事故,熬過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卻沒能挺過今年的疫情。
3月疫情肆虐之初,該酒吧主要通過提供外賣服務維持運營。6月下旬,隨著經濟活動逐步重啟,酒吧重新開放了少量戶外露天桌位和室內桌位,但受疫情持續發酵和保持社交距離的限制措施影響,生意一落千丈。
據酒吧老板吉米·西爾克介紹,往年酒吧平均每周銷售收入在4.5萬到5萬美元之間,但最近兩個月這一數字跌至5000美元左右,完全不夠支付租金、員工薪水和其他運營支出。西爾克坦言,繼續運營下去要比現在關掉酒吧虧更多錢。
與西爾克一樣,紐約市曼哈頓下東區一家素食餐廳的老板阿曼達·科恩也是一臉愁容。3月紐約州發布“居家令”后,科恩關掉餐廳并解雇了全部35名員工。6月,隨著經濟活動逐步重啟,科恩通過美國小企業員工薪水保護計劃申請到援助貸款,餐廳得以重新開業,但只招回6名員工。由于餐廳利潤與疫情前相比大幅下降,科恩近期并不打算招聘更多員工。
作為小企業主和餐館代表,科恩7月應邀赴美國國會作證陳情,懇請國會為餐飲業提供新一輪救助。她說,美國地方政府要求減少餐廳座位和保持社交距離,但租金、水電費等固定成本并未減少,如果外出就餐需求持續低迷,她的餐廳將難以維系。
西爾克和科恩的遭遇并非個例。美國著名商戶點評網站耶爾普公司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3月至7月,全美共有約14萬家企業倒閉,集中在零售、餐館、酒吧、美容院和健身房等行業。
隨著疫情持續蔓延和美國政府部分刺激政策到期,美國企業破產率逐步上升,就業增長普遍放緩,暫時性失業轉變為永久性失業的情況正在增多,今后美國經濟復蘇將日趨艱難,反彈后繼乏力。
在白宮官員看來,近幾個月來美國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好轉,就業增加、零售復蘇、工業生產反彈、股市走高等跡象似乎都表明美國經濟正經歷“V型”復蘇。
然而,美國全國商業經濟協會8月下旬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三分之二受訪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仍處于衰退之中,近80%認為美國經濟出現“雙底”衰退的幾率至少為25%。美聯儲9月初發布的全國經濟形勢調查報告也顯示,新冠疫情對美國消費和其他商業活動的負面影響持續發酵,經濟活動仍遠低于疫情前水平。
值得指出的是,美國經濟受疫情影響已陷入深度衰退,隨著各地復工復產,經濟活動從谷底反彈,但并不必然意味著復蘇。要將經濟指標的絕對值與疫情暴發前的水平進行比較才有意義,否則可能會形成快速復蘇的“幻覺”。
以就業為例,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8月份美國非農業部門新增140萬個就業崗位,失業率環比下降1.8個百分點至8.4%。這些數據表面上看相當不錯,但與疫情前相比,美國仍損失約1100萬個就業崗位,失業率也遠高于2月份3.5%的水平。
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指出,即便疫情結束,零售、旅行、娛樂等行業的許多就業崗位都不大可能恢復,如何創造更多新的就業崗位解決永久性失業問題是美國經濟面臨的重大挑戰。
但隨著美國總統選舉臨近,國會民主、共和兩黨達成新的財政援助方案的可能性正在下降。美國經濟快速復蘇的“幻覺”也減少了美國政府和國會出臺進一步刺激政策的壓力。經濟學家警告,缺乏新一輪財政援助,美國經濟衰退持續時間會更長,永久性失業和企業倒閉造成長期損害的可能性會更大。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國盛證券:經濟復蘇效應占上風 股市上漲走勢或可延續2019-04-22
- 談2020大選 臺灣商總理事長:最重視誰能帶領經濟復蘇2019-04-19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9月14日美國疫情最新消息 美國新冠肺炎超6512020-09-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