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日本首相菅義偉已啟程訪美 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首相菅義偉已于15日乘坐政府專機從東京羽田機場出發,前往美國華盛頓與美國總統拜登會談。
日媒報道截圖
在外媒有關菅義偉訪美報道的評論下,有網友表示希望菅義偉帶上核廢水作為禮物↓
“希望他(菅義偉)能把他們‘可飲用’的放射性福島水作為禮物。”
有網友表示,亞洲的威脅是日本福島有毒的水↓
“我認為亞洲的威脅是:(日本)福島的有毒的水。”
“污染大洋和大海”
也有網友表示菅義偉應該帶核廢水去美國給他們嘗嘗……
延伸閱讀
菅義偉與拜登會面在即,日美領導人各懷什么心思?
當地時間4月15日晚,日本首相菅義偉啟程前往華盛頓,開始為期4天的訪美之旅。他成為自美國現任總統拜登上臺以來首位訪問美國的外國首腦。當地時間16日,日美首腦將在華盛頓舉行會談。
“這證明了美國對日本的高度重視,也是領導人之間建立個人信賴關系的好機會。”日本官房長官加藤勝信4月初發布菅義偉訪美日程時說,日方對兩國首腦會談萬分期待。白宮發言人普薩基也在上周的記者會上呼應日方,強調此次會晤“顯示了兩國關系之重要”,并稱可能會發表聯合聲明。
4年多前,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剛剛贏得總統大選,還尚未宣誓就職之時,日本時任首相安倍晉三便“搶頭籌”,赴美與特朗普會談。而眼下,雖然日美兩國政壇已“改朝換代”,但日本首相依然爭做美國新任總統的首位座上賓。
美國《外交政策》分析稱,拜登和菅義偉都有迫切與對方會面的需求。
“日美首腦會談有可能重點談論如何應對中國。”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劉江永對澎湃新聞表示,日本在干涉中國內政相關問題的表態,往往會表現出一種被美國逼迫的狀態,實際上這是一個誤解,日本有它自己的立場,跟美國沒有本質區別,只不過在具體行動方面可能有所收斂。會談后雙方若將中國香港和臺灣問題寫入美日首腦聯合聲明,那將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的第一次,即便以相對溫和的措辭表述,這也會對中日關系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會談前的細節藏玄機
對于日本而言,日美同盟是其外交基軸,因此每任美國總統上臺,日本首相都希望盡早訪美,菅義偉也不例外。早在去年12月,菅義偉就表示“希望盡快與拜登會晤”,當時特朗普還在通過起訴試圖推翻2020年大選結果。今年1月,菅義偉與拜登通話后再次提到希望盡快訪美。
想與拜登會面的不只有菅義偉,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也曾表示,計劃2月和拜登會面,不過美國方面對此反應冷淡。據《國會山》報道,白宮發言人普薩基2月16日在記者會上說,拜登在幾個月內都不太可能與外國領導人面對面會談。
不過,時隔不到一個月,事情突現轉機,日本官房長官加藤勝信3月12日宣布,菅義偉計劃于4月上旬訪問美國并與拜登會談,但美方并未確認這一消息。隨后,日本政府稱,由于美方的原因,日美首腦會談推遲一周至4月16日舉行。
盡管美方推遲會面的官方說辭是為了有更多時間準備,但外界對此猜測頗多,甚至有網友稱拜登身體狀況出現問題。對此,劉江永認為,美國實際上想通過會議日程安排充分體現美方的主導作用。此前安倍2016年訪美時,日方左右了首腦會談的日程。如今美國建制派回歸,而拜登又是一個擁有豐富政治經驗的政客,故在與同盟的會議日程安排上自然有所考慮。
由于新冠疫情仍然在美國肆虐,故為了與拜登會面,菅義偉已經接種了輝瑞新冠疫苗,而且還向安倍“取經”。據《朝日新聞》報道,菅義偉3月29日與安倍會面50分鐘,這是兩人自去年10月1日來的首次會面。菅義偉事后向媒體稱,“因為下個月訪美,我和安倍前首相就內政外交交換了意見,此行非常有意義。”
《每日新聞》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一向被視為外交能力不足的菅義偉,希望聽取安倍與各國領導人打交道的經驗,談話中兩人還針對中國相關的問題交換了意見。
拜登有何期待?
拜登政府上臺后,加大了對“印太”地區的各方面資源投入,在此之前,“美日2+2”和“美韓2+2”初顯美國對亞太地區的關注,但并未明確外交戰略重心。美媒分析,此次會談內容和基調或將表明拜登的“印太”政策方向。
此前,拜登已任命有“亞洲沙皇”之稱的前亞太事務資深官員庫爾特·坎貝爾出任新設立 “印太事務協調員”,后者曾主導制定奧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戰略,也曾參與推動上世紀90年代美日同盟的強化。正因如此,許多分析人士認為,坎貝爾再出馬可能會再次加強美日同盟。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劉衛東向澎湃新聞分析稱,雖然美國一直以來都強調日美同盟是亞太安全的基石,但日本發揮的作用不大,美國希望日本在配合美方部署對華戰略以及“印太”戰略時更積極主動,“在美國看來,日本盡管利用了美國對其的保護,但很多方面日本只考慮自身利益,日方僅承擔部分駐日美軍費用顯然無法滿足拜登政府的要求。”
按照慣例,駐日美軍經費特別協定每5年更新一次,現有協議已于2021年3月到期。日本與美國多次談判后,今年2月僅達成大致的共識,暫時決定2021財年將現行特別協定延長1年,而之后的軍費分攤問題雙方將再行協商。事實上,無論是駐日美軍軍費分攤問題,還是美軍普天間基地遷移問題,日本都沒有做到讓美方百分百滿意,更不用提所謂南海巡航。
“日本在中美之間一直是一個比較尷尬的角色,盡管美國是日本主要的安全依靠,但日本有兩個擔憂——‘被卷入’和‘被拋棄’。劉衛東解釋道,被卷入是指美國與他國開戰時,美國逼迫日本參戰;被拋棄即美國為了自身利益放棄對日本的保護。
當然,美日之間也有可以輕松合作的領域——氣候變化。拜登上臺后的美國已宣布重返《巴黎協定》,并將于4月22日至23日舉行領導人氣候峰會。而菅義偉政府今年1月承諾,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日媒報道稱,日美首腦有望共同領導氣候變化領域的議題討論。
菅義偉有何訴求?
菅義偉已在多個場合表示,希望通過日美會談再次確認穩固的日美同盟關系,并且為實現所謂“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推進日美合作。
自安倍提出所謂“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這一直是日本外交的重點,旨在推動從太平洋到印度洋的廣大地區擁有所謂“相同價值觀”的國家進行合作。菅義偉作為安倍的繼承者,也在不遺余力地推進該構想,其去年出訪東南亞時已經進行了一輪“推銷”。
今年3月,美日印澳領導人在舉行四方對話(Quad)機制下的線上會談后,又在《華盛頓郵報》發表了題為“我們四國致力于建立一個自由、開放、安全和繁榮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聯名文章,一致希望共同推進“自由、開放、彈性與包容的印太秩序”。
對此,劉江永認為,在“自由開放的印太方面”與美國進行全面合作是日本的主要訴求之一,“雖然實際上這一點已經板上釘釘,但是合作的包裝里塞了什么實貨,不同國家的考慮可能不同,也未必按照日本的意圖照單全收。”
“拜登政府的亞洲政策基軸就是‘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高級顧問邁克爾·格林(Michael Jonathan Green)對日本放送協會(NHK)指出,在推行這一構想方面,“日本是頭腦,美國是肌肉。”
在安保領域,日本的另一個關注點是釣魚島問題。劉衛東指出,日本可能會爭取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有更多實際的舉措,例如日美軍艦共同巡航,或是增加演習,而不單單只是發表一個聲明。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日美首腦會談的主要成果可能會體現在三個領域——安保、經濟和氣候變化。在新冠疫情下,加強日美經濟合作對經濟嚴重衰退的日本來說是一個更為實際的問題。
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副院長張玉來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說,日本希望搭上拜登政府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的便車,大幅增加日本對美出口,同時期待借助美國重建半導體供應鏈的機會以重振本國半導體產業,“此外,積極推動簽署第二期日美貿易協定和促使美國重回‘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也可能是菅義偉此行的目標。”
盡管安倍和特朗普2019年9月在紐約簽署了日美貿易協定,但日方在汽車稅等方面做出了較大的讓步,故這是一份更有利于美國的協議。“在特朗普的‘美國第一’政策導向之下,日美貿易談判留下很多懸而未決的課題,而當前國際環境顯然有利于日本推動拜登政權締結更有利于日本的貿易協定。”張玉來談及日美貿易時如是說。
“拜菅會”會再現熱絡私交嗎?
安倍曾在不同場合強調他與特朗普之間的私人友誼和互信關系,而日本也將其視為兩國外交的支撐之一。據NHK報道,自民黨內部不少人士希望菅義偉與拜登建立良好的私交,再現安倍對美外交的良好局面。
對此,劉衛東認為,雖然特朗普和安倍強調“私交”,但拜登和菅義偉因性格原因可能并不會如此,“美國總統可能不會認為和日本首相建立私交有太大的價值,盡管日方或許更加看重此事,但菅義偉并不如安倍那么靈活,他可能更傾向于強調國家利益。”
拜登和菅義偉均為資深政客,且都曾是政府“二號人物”:菅義偉從1996年開始連續8次當選眾議員,在安倍內閣擔任官房長官7年8個月;而拜登在美國參議院擔任過六屆參議員,且曾與奧巴馬搭檔,擔任副總統8年。
美國《外交雜志》刊文指出,拜登和菅義偉在過去幾十年中在各自國家都曾扮演過重要政治角色,且曾在公共服務領域長期任職,這意味著他們非常了解日美關系的發展歷史,更懂得如何改善雙邊關系。
對于菅義偉個人來說,可否與拜登建立私交并不是首要目標,通過這次出訪為自己的外交表現加分,從而助推內閣支持率才是關鍵。近期,日本迎來更加兇猛的第四波疫情,福島第一核電站污水排海決定又招致廣泛批評,菅義偉面臨國內外巨大壓力。
日本自民黨政調會長下村博文3月曾對日媒表示,日美首腦會談將會推高菅內閣的支持率,隨后解散眾議院舉行選舉將是恰當的時機。雖然外界也一直猜測菅義偉可能會在訪美后解散眾議院,但他本人至今未給出明確回應。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環球網 央視網
責任編輯:楊林宇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意大利海域遭水母入侵怎么回事 現場圖片曝光2021-04-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