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李雪 陳康】當地時間20日下午,歐洲議會表決通過一項名為“中國對歐盟實體以及歐洲議會議員和國會議員的制裁”的動議,要求在歐洲議會批準中歐投資協定前,中國先解除對歐盟方面的反制裁。該動議并不具備法律效力,但因為中歐投資協定須經歐洲議會批準,20日的動向被認為是歐洲議會“凍結了”歷經7年談判達成的中歐投資協定。包括路透社在內的多家媒體20日指出,中歐投資協定被凍結,損害的是中歐雙方的利益。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20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歐洲議會粗暴凍結中歐投資協定,不會對目前的中歐貿易形勢產生太大影響。但美歐一些政治勢力會借機發揮,打造所謂的“美歐反華陣線”。
歐洲議會倒打一耙
歐洲議會網站20日發布新聞稿稱,該決議以599票贊成、30票反對和58票棄權獲得通過。新聞稿完全倒打一耙,稱歐洲議會議員譴責中國當局對歐洲個人和實體施加的“毫無根據和任意的制裁”、“正當凍結”批準中歐投資協定的談判、歡迎歐盟對中國個人和實體的制裁,并呼吁重新平衡中歐關系。
中歐此次關于制裁的交鋒誰先誰后、是非曲直十分清楚。今年3月,歐盟不顧中方多次解釋澄清,跟隨美國以新疆人權問題為由對中國4位官員和一個實體實施制裁。3月22日,中國宣布對歐方嚴重損害中方主權和利益、惡意傳播謊言和虛假信息的10名人員和4個實體實施制裁,其中包括5名歐洲議會議員和3名歐盟國家議會議員。在歐洲議會共705名議員中,他們只是一小撮,但他們“貢獻”了最多的反華聲音。
路透社20日稱,在投票開始前,歐洲議會還辯解稱,中國對歐洲個人和實體的制裁“并不是基于國際法”,而歐盟的措施是針對聯合國公約中規定的“侵犯人權”的行為,“但北京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
香港《南華早報》20日評論稱,該動議是歐洲議會對中國在包括香港和新疆等問題上的更廣泛批評的一攬子計劃的一部分。動議中稱,歐洲議會議員要求中國在考慮中歐投資協定之前取消制裁,但這“不影響協定批準程序的最終結果”。歐洲議會提醒歐盟委員會,議員在決定是否批準中歐投資協定時“將考慮中國(包括香港)的人權狀況”。法新社20日稱,動議還要求暫停成員國與中國的引渡條約。目前法國、比利時和西班牙等歐盟10個國家與中國簽署有引渡協定。動議還稱,歐洲議會議員呼吁重新平衡中歐關系,支持一系列自主措施的工具箱。
德國經濟部長:我們希望與中國達成符合雙方利益的結果
在中方3月公布的制裁名單上,排在首位的是歐洲議會議員彼蒂科菲爾。他20日洋洋得意地稱,“中方非常想達成中歐投資協定,但他們計算錯誤,低估了歐洲議會捍衛歐洲利益和價值觀的決心”。《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歐盟及歐盟27個成員國政府都沒有表態支持“凍結”協定。法新社20日引述德國聯邦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的話稱,“中國是歐盟最大的貿易伙伴,也是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在全球經濟中扮演著重要作用。我們希望與中國達成符合雙方利益的結果”。 路透社20日稱,這一僵局對中國和歐盟都是一個挫折。批準該協定將為歐洲在中國的投資和知識產權提供更大的保護。
崔洪建20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次草案通過后,直接影響就是短期內中歐投資協定的審批程序被卡在歐洲議會,這意味著該協定會面臨無限期推遲的問題。除非近期中歐關系發生重大變化,或者說歐盟成員國包括理事會,以一些方式對議會施加影響,不然中歐投資協定很難得到進一步的推動。
崔洪建表示,對歐洲來說,中歐投資協定“凍結”對其經濟復蘇、對外經濟合作有很大的影響。歐洲接下來也會在投資領域開拓中國市場方面面臨障礙。對中國則主要是政治和外交上的壓力。動議通過后,美國可能會出來“認領”,表明美歐在價值觀和意識形態領域站在同一條戰線。此外,歐洲內部保守派勢力會借機將此解讀為“民意”,對中國在歐洲的形象產生進一步負面影響。不過,在經貿領域,除非歐洲方面采取其他行動,比如說升高中國投資門檻或者實施限制,否則對中國經貿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最近幾天,德國媒體熱炒中歐投資協定中的一條規則。德國《商報》說,這一條款規定,中國人保留發布有關非營利組織將必須由中國公民來領導的法規的權利。對此,德國一些行業協會表示反對。德國機械和設備工程聯合會還給歐盟寫信,抗議“讓中國人來領導我們”。
對此,歐盟委員會20日發布信息辟謠說,“這是不正確的”,非政府組織和商業協會仍不受中歐投資協定的影響。歐盟駐德國代表約爾格·沃哈恩表示:“對外國非政府組織在中國的要求顯然不在協定范圍之內。”他說,這一條是中國的單方面要約,對歐盟沒有約束力。
德國《經濟周刊》指出,不少歐洲企業擔心,若協定無限期延遲,歐盟企業就失去了在電信、金融服務、私人醫療、環境服務、研發以及航空運輸等服務領域更多地進入中國大市場。而美國等其他地區的企業在中國市場則將更具優勢。
“制裁對抗無助于問題的解決”
在歐洲議會凍結協定前一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歐投資協定是一份平衡、互利共贏的協定,不是一方給予另一方的“恩賜”,是互利互惠的。盡早批準符合中歐雙方利益,雙方均應為此作出積極努力。他強調,中方對長期以來惡意傳播涉疆謊言和虛假信息,嚴重損害中方主權和利益的歐盟有關機構和人員實施制裁,是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是對歐方搞制裁對抗做出的必要、正當和正義回應。到底是誰無理挑釁在先,誰正當防衛在后,孰是孰非,一清二楚。
趙立堅表示,中方有發展中歐關系的誠意,也會堅定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制裁對抗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對話合作才是正道。希望歐方能夠從中深刻反思,立即停止干涉中國內政,通過對話溝通增進雙方了解和理解,妥善管控分歧,推動中歐關系健康穩定發展。
據路透社報道,20日,立陶宛議會通過一項決議,誣蔑中國的涉疆政策為“種族滅絕”。該國總理和外長沒有投票。中國駐立陶宛大使館發言人當天發表聲明稱,立陶宛議會部分議員無視中方嚴正立場,罔顧中國在新疆等地取得的人權事業發展成就以及維持香港繁榮穩定的有效措施,惡意炮制反華決議,是一出基于謊言和虛假信息的拙劣政治表演。此舉借新疆、香港和西藏等議題粗暴干涉中國內政,詆毀中國依法打擊邪教和其他非法宗教活動的政策,嚴重違反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中方對此表示憤慨并予以強烈譴責。西方反華勢力炮制所謂人權問題,羅織罪名妖魔化中國,圖謀破壞中國和平穩定、遏制中國發展,注定遭到可恥失敗。
責任編輯:端焰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歐盟暫停批準中歐投資協定? 歐盟發聲明2021-05-06
- 習近平同德國、法國、歐盟領導人舉行視頻會晤 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2020-12-31
- 歐洲議會稱將否決沒有“備份安排”的“脫歐”協議2019-09-19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受疫情反彈影響 日本第一季度實際GDP下滑5.1%2021-05-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