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9日電(記者陳芳、徐鵬航)新冠肺炎疫情成為重大全球性挑戰,在當前的疫情中,疫苗的公平分配成為突出問題。博鰲亞洲論壇29日發布的《全球新冠疫苗應用圖景報告》揭示,非洲大陸已接種的疫苗占全球不到2%,低收入國家只有0.9%的人口接種了至少一劑新冠疫苗。
報告指出,新冠疫苗是人類歷史上研發速度最快的傳染病疫苗之一。盡管處于加速研發的模式,疫苗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有效保證。但同時,在全程接種人口比例超過30%的國家當中,歐美國家占據了大多數。如何提高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是當前國際社會在抗擊疫情中面臨的最突出問題。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介紹,世衛組織表示,要實現讓全世界人口的70%接種疫苗的目標,世界需要110億劑疫苗。
“全球新冠疫苗的總產能預計在2021年年底前基本上能達到這一數量,但是問題在于疫苗能否在全球進行合理分配。”李保東說。
“中國履行將疫苗作為公共產品的承諾,將盡己所能對外提供更多疫苗,為促進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作出貢獻。”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此前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重申中國主張。
據了解,截至目前,中國已向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超過5億劑疫苗和原液,相當于當前全球新冠疫苗總產量的六分之一。
“除了疫苗成品的出口,中國還在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建立疫苗的本地生產線,有的已經投產。中國還積極支持對廣大發展中國家豁免新冠疫苗知識產權。”李保東介紹。
變異病毒也為抗擊疫情帶來了新的挑戰。報告認為,病毒的變異對疫苗的有效性帶來一定挑戰,但接種疫苗仍然是遏制疫情的有效方式。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成員邵一鳴表示,常規防控和疫苗要“雙管齊下”,同時加強國際協調機制,解決當前突出存在的發展中國家疫苗可及性很差的情況。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泉州啟動12-17周歲在校生疫苗接種2021-07-28
- 今起廈門思明區鋼宇體育館疫苗集中接種點搬“新家”2021-07-19
- 廈門市首輛疫苗接種車開進工地2021-07-06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世衛組織:德爾塔變異株已傳播至132個國家和2021-07-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