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倫敦9月12日電 綜述:歐洲開學迎防疫大考 措施松緊各不同
新華社記者
從鮮有學生戴口罩的倫敦,到只有持“綠碼”才能進校的羅馬……采取不同新冠防疫措施的歐洲學校正紛紛敞開新學年大門。在這場“開學”防疫大考中,哪些國家的管控措施更為嚴格,哪些國家又讓人“不安”?
英國:令人“不安”
在英國首都倫敦的一些大中小學校內,記者很少看到有英國學生和家長戴口罩。根據英國教育部的規定,不強制學生在學校戴口罩。一名英國10年級學生家長蕾切爾對記者說,“對于那些個別戴口罩的學生來說,心理會有比較大的壓力,而從家長角度,由于學校幾乎沒有采取太多措施,我感到十分焦慮”。
根據英國政府規定,對于18歲6個月以下的青少年兒童,如果沒有出現新冠癥狀,或者新冠病毒檢測未呈陽性,即使與新冠患者住在一起,或者與新冠患者有密切接觸,也不需要隔離,而且也不要求戴口罩。根據規定,只有在學生檢測結果為陽性,或者出現高熱、新發持續咳嗽、出現嗅覺味覺喪失或改變,才需要自我隔離。
英國小學教師杰瑪·吉日前在社交媒體上說,英國教育部“根本不考慮員工或學生的安全”,她“感到失望和不安全”,并認為“取消學校的所有安全措施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英國政府統計的數據顯示,8月中旬以來,由于變異病毒快速傳播,加上過早放寬防疫措施等因素,英國疫情出現反彈,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基本均超過3萬例。目前,該國累計確診病例數接近720萬例,居全球第三位。對于英國政府的寬松防疫政策,不少專家表示反對或質疑,對開學后可能會出現的病例激增表示擔心。
意大利:嚴管重罰
意大利是歐洲疫情防控相對謹慎的國家之一。數據顯示,自6月中旬以來,意大利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在歐洲人口相對較多的國家中保持著相對較低的水平。
9月13日后,意大利所有大區學校將陸續開學。根據意教育部公布的全國學校防疫措施,教職員工進入校園必須持有“綠碼”。為此,教育部特別推出針對學校教職員工的“健康通行證”平臺,與全國“健康碼”平臺相連,用以實時監控教職員工與疫情相關的健康狀態。
據規定,若某教職人員的“健康碼”變紅,學校管理者將立刻收到警報;未持“綠碼”進入校園的人將面臨400歐元至1000歐元罰款。意大利媒體預計,意政府將批準自10月10日起家長必須持“綠碼”進入學校,并在全國推行。
新學年,教育部仍然要求學生之間原則上保持至少一米間隔,如果客觀條件無法滿足這一要求,學生必須戴口罩并采取其他必要保護措施。
教育部長帕特里齊奧·比安基日前公布,全國教職員工接種新冠疫苗的比例已超過92%,是意大利疫苗接種率最高的行業。
其他多國:各有特點
法國新學年于9月2日開始。法國教育部公布的新學年防疫措施和上學年期末保持一致,即除幼兒園外,學校教職人員和學生在室內都必須戴口罩。在小學,只要出現1例新冠病例,所在班級就將關閉7天;在中學,若一個班內出現1例病例,未接種疫苗的學生將被要求居家隔離并遠程上課,完成疫苗接種的學生將可以繼續線下上課。
法國教育部長布朗凱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目前該國12歲至17歲的未成年人中約55%已接種至少一劑新冠疫苗,78%的教師已完成全部疫苗接種,另有11%的教師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
目前,瑞典學校沿用去年疫情以來頒布和實施的各項防控措施,執行相對寬松的防疫政策。對有感冒、咳嗽等癥狀的師生,瑞典公共衛生局依然建議不要前往學校,留在家中,在癥狀消失48小時后方可返校。
值得一提的是,在瑞典的一些中文學校防疫工作并不松懈。據斯德哥爾摩瑞青中文學校校長王梅霜介紹,就讀于學前班和一、二年級的返校學生家長必須出示疫苗證明方可進入教學區接送孩子,高年級學生只能單獨進入教學大樓。
在德國,根據規定,中小學學生在教室內必須戴口罩。12歲至16歲青少年可在法定監護人陪同下接種新冠疫苗。16歲至18歲的青少年,有法定監護人的書面許可即可接種疫苗。在首都柏林,學校教職人員和學生在開學后的前三周必須每周進行三次新冠檢測,之后每周兩次;但完成疫苗接種滿14天的人員,可免于檢測。(執筆記者:郭爽;參與記者:唐霽、張毅榮、和苗、周嘯天)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為防止疫情擴散 歐盟多國緊急限制英國人員往來2020-12-21
- 歐洲累計確診超2000萬例 多國出臺假期防疫計劃2020-12-11
- 歐洲每17秒就有1人因新冠病亡 再次成疫情震中2020-11-20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趙立堅說反恐必須摒棄雙重標準2021-09-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