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10月25日電(記者楊士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運輸與物流中心主任約西·謝菲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指出,美國政府在新冠疫情暴發后出臺的廣泛財政刺激措施、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破壞以及美國基礎設施老化,是導致當前美國出現供應鏈危機的三大原因。
謝菲說,疫情暴發后美國聯邦政府為遭受經濟困境的民眾發放現金支票。這種做法雖然可以理解,但卻是“錯誤的”。“我認為應該把錢給真正需要的人,但美國政府為太多(無需幫助的)人發錢。”
他認為,美國聯邦政府廣泛的財政刺激措施,加之美國經濟重新開放,刺激民眾大舉消費,但生產能力和物流水平有限,“不以人們的消費欲望而轉移”。
據謝菲介紹,在美國部分港口,由于船只持續堵塞,數萬個集裝箱無法卸貨。陸路運力不足也導致貨物無法及時運輸以滿足消費需求,同時倉庫等儲存空間也出現短缺。“這是在洛杉磯等地普遍出現的狀況。”
他說,出于對疫情、物流等不確定性的擔憂,“囤貨”行為難以避免,進一步加劇了全球供應鏈緊張。
謝菲說,雖然美國公路、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曾全球領先,但目前包括洛杉磯和長灘在內的美國港口沒有建立國際標準的自動化系統,這些問題短期內難以解決。
隨著圣誕購物季臨近,不少港口被迫延長工作時間。例如,洛杉磯港被要求一周7天、每天24小時不間斷運作,長灘港也從幾周前開始實施夜間和周末輪班的運轉方式。
不過,謝菲預計,至2022年第三季度,美國供應鏈緊張狀況有望緩解,甚至出現供大于求的狀況。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車手終點前撞上橫穿觀眾摔倒失憶怎么回事?現2021-10-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