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劍橋大學耶穌學院和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27日分別向西非國家尼日利亞和貝寧共和國歸還部分殖民時期掠奪的文物。路透社認為,這兩家機構開創歸還非洲文物先河,將迫使其他西方機構考慮歸還類似掠奪來的文物。
【英國:第一個直接行動的機構】
劍橋大學耶穌學院27日舉行儀式,將一尊貝寧王國時期小公雞青銅雕像移交給尼日利亞代表團。耶穌學院院長索妮塔·阿萊恩在儀式開始前說:“出于對這一文物的歷史及獨特傳統的尊重,這樣做是正確的。”
阿萊恩把雕像正式交給尼方代表時說,“我們為成為第一個直接行動的機構而自豪”,樂見“它回到合法主人身邊”。
尼日利亞政府感謝耶穌學院開創英國歸還文物的先河。
英國軍隊1897年攻占非洲西部古國貝寧王國,從那里掠走數以百計青銅器,包括這個小公雞雕像。貝寧王國位于今尼日利亞境內。
一名學生的父親1905年將這尊雕像贈給耶穌學院。學院曾在大廳展示這尊雕像,2016年撤走雕像,2019年宣布將把它歸還給尼日利亞政府。
按照法新社說法,耶穌學院是英國首個向尼日利亞歸還貝寧王國時期青銅器的機構,這令大英博物館等機構備感壓力。貝寧王國時期青銅器是非洲最具文化意義的文物種類之一,如今有許多歐洲和美國的博物館和機構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館藏品規模最大。
【法國:總統主持儀式】
在法國首都巴黎,凱布朗利博物館把26件法軍1892年從貝寧共和國前身達荷美王國掠奪的文物移交給貝方。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主持歸還儀式。
馬克龍說:“所有年輕人需要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以更好地建設未來。歸還不僅僅是歸還,還是一個完整的合作項目。”
“我們確實需要這個,這只是開始,”參觀凱布朗利博物館的貝寧人厄塞布·多蘇說,“我們希望所有東西物歸原主。”
法國藝術史學家貝內迪克特·薩瓦說,非洲約90%文化遺產如今在歐洲,僅凱布朗利博物館就收藏大約7萬件非洲文物。貝寧共和國政府先前呼吁法方歸還大約5000件掠走的文物,包括上述26件文物,但法方曾以法律禁止博物館藏品“永久性分離”為由予以拒絕。馬克龍2017年當選后不久即表示將調研歸還非洲文物事宜。法國國民議會去年通過向貝寧共和國等西非國家歸還部分文物的法案。
按照路透社說法,非洲國家為收回被殖民者掠走的文物而努力多年,許多歐洲機構也在致力于解決殖民主義留下的文化遺產問題,耶穌學院和凱布朗利博物館的做法具有里程碑意義。
德國已同意明年開始歸還其博物館收藏的貝寧王國時期青銅器。英國阿伯丁大學定于本月28日向尼日利亞代表團歸還一件它1957年拍得的貝寧王國時期青銅雕像。
大英博物館曾談到去尼日利亞“分享和展示”其藏品的可能性,但從未表示會轉讓藏品所有權。(王鑫方)(新華社專特稿)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船政文化博物館新館擬元旦開館2021-10-27
- 閩江河口濕地博物館改造提升項目啟動2021-10-15
- 1700余處出現險情 山西如何搶救暴雨中受損的文物2021-10-14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車手終點前撞上橫穿觀眾摔倒失憶怎么回事?現2021-10-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