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至3月2日,聯合國環境大會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以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同時舉行,來自近200個會員國的超2000名代表參會。此次會議最重要的議題之一是治理全球塑料污染問題,討論制定首個應對塑料危機的全球協定。法新社報道稱,這是自2015年《巴黎協定》簽署后“極負厚望”的環境協定。
載入史冊的重要時刻
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第一階段會議于2021年2月召開,此次續會為第二階段會議,總主題是“加強自然行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重點關注塑料污染、綠色回收和化學廢棄物管理等問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厄·安諾生強調:“這是一個載入史冊的重要時刻。”
中國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德元對本報介紹:“為有效應對全球共同面臨的塑料污染問題,此次大會通過了‘結束塑料污染:達成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協定’的決議,旨在就塑料污染,包括海洋環境中的塑料污染治理,啟動建立政府間談判工作機制,力爭到2024年制定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協定,通過全生命周期的方法治理塑料污染問題。”
塑料污染成焦點問題
聯合國環境大會主席、挪威環境大臣埃斯彭·巴特·艾德致辭時表示,世界面臨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以及污染和廢棄物三大環境危機的威脅。全球正從疫情中逐步恢復,但面對環境問題,我們這一代任重道遠。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21年發布的報告顯示,1950年至2017年期間,全球累計生產約92億噸塑料,其中塑料回收利用率不足10%,約有70億噸成為塑料垃圾。預計到2040年,全球每年將有約7.1億噸塑料垃圾被遺棄到自然環境中。美國《科學進展》雜志警告,2050年,地球上將有超過130億噸塑料垃圾,藍色地球可能變成“塑料星球”。
“當前,塑料污染已成為僅次于氣候變化的全球性環境污染焦點問題,對全球可持續發展帶來極大挑戰。海洋和其他環境中的塑料污染具有跨區域轉移特征,任何國家和地區都不可能獨善其身,需要各國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廣泛采取積極行動,共同應對。”張德元說。
塑料危機需共同應對
張德元認為,盡管塑料污染治理已成全球共識,但也存在國家間發展不平衡特征。特別是在塑料污染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塑料污染治理理念上,各國存在較大差距。發展中國家亟待技術、資金等方面的支持。
“中國始終高度重視塑料污染治理。”張德元介紹,近年來,中國按照循環經濟理念開展塑料全生命周期治理,建立起由市場自發形成的覆蓋廣泛的廢塑料循環利用體系,回收的廢塑料超過全球同期回收總量的45%,并依托完善的塑料工業體系,形成覆蓋高中低端完善的再生塑料利用體系,材料化利用率達30%左右,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中國不僅實現了塑料廢棄物的本國回收利用,還在1992-2018年間累計處置利用了1.06億噸其他國家的廢塑料,將其轉化為再生塑料原料,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作出巨大貢獻。
“作為全球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將以此次大會召開為契機,進一步加大塑料污染治理力度,力爭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貢獻更大中國智慧。”張德元說。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一份檢察建議 促新版“限塑令”落地見效2021-05-24
- 福州今年將擴大限塑范圍 在快遞、外賣等企業倡導使用可循環包裝2021-01-19
- 廈門:“限塑令”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2020-12-21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歐盟已正式啟動審議烏克蘭入籍申請的程序2022-03-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