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徐靜
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全球糧食價格持續走高,已攀升至多年來高位。分析人士認為,沖突如果持續甚至加劇,可能引發全球糧食供應危機。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小麥期貨價格今年以來漲幅一度超過70%,創2008年3月以來新高。玉米和大豆期貨價格今年以來分別上漲約30%和超過25%,分別創2013年和2012年以來最高價位。
俄羅斯是全球主要小麥生產國和出口國。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烏克蘭和俄羅斯合計占全球小麥出口的近30%,是全球重要“糧倉”。俄烏沖突導致的供應鏈中斷致使市場供應趨緊,引發全球糧食價格大幅波動。
據烏克蘭海事局消息,烏克蘭在沖突爆發后已關閉國內港口。此外,春季種植季即將來臨,沖突延續可能導致烏克蘭玉米種植面積大幅下降,而作物施肥中斷也會影響收獲預期。
為保證國內供應,烏克蘭政府3月9日宣布禁止出口小麥、燕麥等主食農產品以及粟米、蕎麥等。外界擔憂,此舉將削減全球糧食供應,嚴重影響亞、非、歐多國食品進口。
對于俄羅斯而言,西方制裁導致許多買家不敢訂購俄羅斯商品,銀行不愿意為俄商品貿易提供融資,這讓俄羅斯農產品進入全球市場變得更加困難。
位于美國芝加哥的農業資源公司表示,美歐計劃取消各自對俄羅斯關鍵產品實行的最惠國待遇,俄羅斯商品出口面臨的關稅預計將從目前的3%上升至20%至30%。
俄羅斯農業咨詢公司SovEcon研究公司日前表示,考慮到供應鏈中斷等因素,俄羅斯本年度小麥出口預期將下調近3000萬蒲式耳,至12.31億蒲式耳。
分析人士認為,俄烏沖突已引發全球糧食安全焦慮,主要消費國正加強采購以保障供應,中東和北非地區主要進口國正尋找新貨源,多國已停止農產品出口。
黎巴嫩、埃及等國嚴重依賴烏克蘭小麥進口,黎巴嫩進口小麥的一半以上由烏克蘭供應。黎巴嫩政府11日發布禁令,禁止本地食品出口。埃及上周也禁止小麥、面粉等出口。
此外,印度尼西亞收緊了棕櫚油出口。在黑海地區,保加利亞正搶購地方糧食儲備,以防鄰國啟動出口禁令后國內供應面臨沖擊。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預計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將增加小麥、玉米和大豆的種植面積,但依然無法彌補黑海地區供應缺口。長期而言,全球農產品供應將進一步趨緊,價格繼續上漲。(參與記者:劉宗亞)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烏俄未在停火問題上取得進展 雙方愿繼續保持對話2022-03-11
- 烏克蘭外長說烏俄雙方在停火問題上未能取得進展2022-03-11
- 俄羅斯外長說愿與烏克蘭繼續保持對話2022-03-11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尹錫悅在韓國第20屆總統選舉中獲勝2022-03-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