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董鑫
日前,新華社刊發了對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和烏克蘭外長德米特里·庫列巴的書面專訪。
俄烏沖突已逾兩月。其間,中俄、中烏高層溝通不少,外長也有通話或會見,但這是中國權威媒體首次進行并同時發布對俄烏兩國外長的專訪。
在兩件事關中國的事情上,兩位外長有共識。
對中方立場表示感謝
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中國的友好國家,沖突發生以來,中方立場始終是各方關注的重點之一。
俄外長拉夫羅夫表示,“我們感謝中國以及其他金磚國家伙伴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平衡立場。”
烏外長庫列巴也對中方秉持避免局勢繼續升級的立場表示了感謝,并說,“我們尊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我也相信,中國當前的立場正是基于這一和平傳統。中國不在俄羅斯針對烏克蘭的戰爭中謀求地緣政治目的、不火上澆油,這是負責任的立場。”
需要指出的是,一段時間以來,美國等個別國家和北約就烏克蘭局勢不斷散布涉華虛假信息,對中方進行無端指責和攻擊抹黑。
其中不乏涉及中方立場的內容,如“中方曾向俄方表示不會阻止俄方對烏克蘭采取行動”,今年2月4日中俄發表的聯合聲明是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暗中支持”等。
新華社在4月30日刊發的評論員文章中指出,美國政府和部分媒體炮制謊言,惡意曲解中俄關系,威脅對中國施加連帶制裁,企圖逼迫中國放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選邊站隊。
烏克蘭問題有著復雜的歷史經緯和來龍去脈,既是歐洲安全矛盾長期積累的爆發,也是冷戰思維和集團對抗造成的結果。
中方始終秉持客觀公正立場,始終站在和平正義一邊。中方始終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堅持獨立自主,恪守客觀公正。中方一貫堅持,各國主權、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尊重,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都應該得到遵守,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都應該得到重視。
顯然,兩位外長在接受采訪時的論述表明,中方的立場獲得了俄烏雙方認同。
提議中方作為保證方之一
現階段,俄烏談判備受國際社會關注。
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兩國外長均提到了一個與中國有關的方案。
庫列巴表示,“烏克蘭目前正在研究從包括中國在內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其他大國那里獲得安全保證的可能性。我們提議中國成為烏克蘭安全的保證者之一,這是我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尊重和信任的標志。”
此外,庫列巴還在采訪中兩次提到,希望中國從必須避免局勢升級的立場出發,對俄羅斯施加影響,呼吁俄羅斯停火。
拉夫羅夫則介紹,目前,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團幾乎每天都在通過視頻會議討論可能的條約草案。可能的方案之一是建立一個保障國機構,這一機構成員應包括俄羅斯和中國在內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我們正同中國外交官們分享談判進展信息。”拉夫羅夫說。
事實上,在烏克蘭危機爆發之初,中方就提議啟動俄烏和談,得到俄方積極回應。
政知道注意到,早在3月,就有外媒記者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就中國是否可以成為俄烏和平協議“擔保方”進行提問。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當時表示,中方一貫主張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愿同國際社會一道,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支持建立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機制。
他說,中方一直在為和平盡力,將繼續以自己的方式為推動烏克蘭局勢緩和發揮建設性作用,同各方一道朝著爭取俄烏沖突盡快解決、歐洲盡快恢復和平的大方向作出努力。
和平協議談判“進程復雜”
不過,兩國外長也都提到,目前達成和平協議的談判,進程“很復雜”。
烏外長沒有透露談判被“復雜化”的原因。俄外長則明確指出,基輔政權的西方支持者們的好戰言論和煽動性行動,烏克蘭安全部門在西方的幫助下在布恰實施了粗暴血腥的挑釁行為,目的之一就是使談判進程復雜化。
那么,俄烏沖突不斷升級,到底是誰唯恐雙方收兵停火?
公開報道顯示,4月24日至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已經相繼見過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美國防長奧斯汀,以及美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美國國務院不久前還發布了一系列援烏措施,包括資金援助、出售軍火等。
拜登政府還積極向盟友施壓,要求他們向烏克蘭提供進攻性武器。目前,美國已協調大約30個國家向烏克蘭提供軍援。
“我們的承諾是與你同在,直至戰斗結束。”佩洛西在基輔表示。
烏克蘭危機波及全球
俄烏沖突因何而起、又為何升級?雙方外長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各有表述。
拉夫羅夫稱俄羅斯“別無選擇”,只能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發起特別軍事行動,保護人民免受新納粹分子發動的種族滅絕,將烏克蘭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并透露2月24日開始的特別軍事行動正在嚴格按計劃進行。
庫列巴則稱局勢并非因烏克蘭而升級,他們是在行使自衛的權利,如果現在不阻止俄羅斯,幾年后它會引發更多危機,并在采訪中兩次提到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對于未來的烏克蘭,雙方也各有所想。
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希望看到和平、自由、中立、繁榮和友好的烏克蘭,一定會恢復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文化、精神、經濟和親屬等幾個世紀以來方方面面聯系。
庫列巴則指出,烏克蘭在地理上和歷史上都是一個歐洲國家,屬于歐洲大家庭。幾個世紀以來,烏克蘭一直是歐洲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其形成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確保了歐洲的穩定和地區安全。烏克蘭人民不會同意扮演東西方緩沖區這一角色。烏克蘭確實位于東西方交界處,但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隨意跨越的橋梁。
不過,對于這場危機造成的影響,兩國外長在接受采訪時倒是“基本達成共識”。
拉夫羅夫指出,俄羅斯對反俄制裁可能引發的糧食危機深表關切,反俄制裁已開始傷害他們自己的普通民眾,美國和許多歐洲國家的經濟形勢惡化,包括通貨膨脹加劇和失業率上升。
庫列巴則表示,烏克蘭以農產品出口大國而聞名,供給全球超過3.44億的人口。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領土引發全球糧食危機和經濟問題。
“烏克蘭危機發生在歐洲,但溢出效應波及全球,影響世界和平穩定和經濟復蘇。中方真誠希望俄烏雙方能早日化干戈為玉帛。”新華社在評論中說道。
資料 | 新華社、環球時報等
校對 | 葛冬春
責任編輯:端焰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澤連斯基:如困守馬里烏波爾烏方人員被消滅將退出談判2022-04-24
- 烏克蘭代表團成員:俄烏談判將于4月1日以線上方式恢復2022-03-31
- 俄烏新一輪談判前 土方將與雙方分別舉行會談2022-03-29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美疾控中心抗體研究:約75%美國兒童及青少年2022-05-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