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李巖 董鑫
5月23日上午,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位于東京的迎賓館舉行會談,并召開聯合記者會。
政知道翻了翻中外媒體關于美日首腦會晤的報道,大都聚焦在兩個話題:臺海和亞太局勢。
這兩個話題都與中國有關。
這是拜登任內首次“亞洲行”。美日首腦這個時候聚在一起,為何就涉華問題大談特談?
“美國防衛臺灣”
在首腦會談之后的記者會上,拜登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不接受中國大陸以武力奪取臺灣,如果中國對臺灣地區發起行動,美國就將進行軍事干預。他還強調說,“這是我們作出的承諾。”
《華盛頓郵報》報道稱,這是美國“幾十年來,就臺灣問題做出最有力、最公開的表態之一”。
解釋一下。
這其實并不是拜登首次做出類似表述。2021年10月,拜登在接受CNN記者采訪時說過幾乎一模一樣的話,并引發大家對美國對臺政策是否發生變化的猜測。
當時,白宮官員迅速向媒體進行了澄清,表示拜登的言論并不代表美國對臺政策的改變。
剛過了幾個月,同樣的“劇本”在日本又上演了一遍。
拜登在日本表態之后,美國媒體均報道稱,白宮官員再次表示,拜登的言論并不意味著政策的轉變。
美國總統都說話了,日本首相也立刻跟進表態。
岸田文雄說,日本和美國“將監視中國海軍最近的活動以及與中俄聯合演習有關的動向”,聲稱“強烈反對以武力改變東海和南海現狀的企圖”,強調臺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表示美日將共同應對與中國有關的各種問題。
對于上述言論,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5月23日的例行記者會上都進行了回應。
汪文斌表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既是國際社會共識,也是美方向中方作出的政治承諾。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在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等核心利益問題上,中方沒有任何妥協退讓余地。中方將采取堅定行動維護自身主權和安全利益。
“我們說到做到。”汪文斌說。
他還指出,民進黨當局推行“臺獨”分裂活動,美國等個別國家對此推波助瀾,這是當前臺海和平穩定面臨的最大威脅。日本在臺灣問題上對中國人民負有歷史罪責,更應謹言慎行,切實汲取歷史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日美互相利用
其實,美日雙方的高層領導人最近一直在各種場合頻頻打出“臺灣牌”。
對于這次拜登給出的“美方進行軍事干預”承諾,軍事評論員宋忠平認為,如何“干預”的解釋權在美方,可以是直接的軍事干預,還可以是間接的支援和聲援,就像近期俄烏沖突中美國所做的那樣。
宋忠平向政知君分析指出,打“臺灣牌”是美國不會放棄的、鉗制中國發展的重要手段,但拜登此次表態的時機和地點值得深入分析。
宋忠平認為,近段時間以來,美國國家信譽折損殆盡,霸權旁落的危機日趨顯現。從阿富汗倉皇撤離、“戰斗到最后一個烏克蘭人”,都是具體的表現。同時,在對俄進行全方位制裁后,美國國內的通脹雪上加霜。
“可以說,美國的日子也不好過。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如仍希望維護其霸權地位,就需要拜登政府向其盟友彰顯其強硬姿態,并加大對他國的挑釁力度。顯然,這個挑釁對象就是中國,因為美國認為,中國是其最大的戰略對手。”他說,拜登選訪日期間就臺海問題表態,并再次做出“防衛日本”的承諾,就是為了突出日美的同盟關系和利益捆綁。
那日本“上躥下跳”地積極配合又是為何?
從美國角度來說,要維護霸權利益、彰顯霸主地位,它需要一個與自己堅定站在一起的盟友。而在美國將戰略重點向亞太轉向的當口,日本無論是地緣位置還是自身能力,對美國而言都有很大的利用價值,堪當給美國在“亞太看門”的重任。
從日本角度來說,國際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燦榮此前還曾向媒體解讀稱,臺灣對日本而言利益攸關。他指出,日本作為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面積狹小、人口眾多,這使得日本極大依賴能源、商品的進口。而日本通過海運的進口貿易通路,有80%要經過臺海。
宋忠平認為,在美國不斷強調“重返亞太”的背景下,日本想憑借自己是美國忠實盟友的身份,跟隨美國步伐再次坐上亞洲“頭把交椅”的位置。而要想實現這一妄想,遏制中國成為了日本必然選項。
因此,遏制中國發展,美日兩方有著共識。宋忠平說,日本和美國在東海、臺海問題上的合流,可以看做某種聯動配合,“美國對日本的操控是公開的秘密,但就打壓中國而言,這兩個國家其實是相互利用的關系。”
美國的亞太“小圈子”
首次“亞洲行”,拜登還有兩個在“小圈子”里的“大動作”。
5月23日下午,拜登在東京正式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框架”。
這是拜登在2021年10月出席第16屆東亞峰會時就提出的構想?!督鹑跁r報》報道稱,這個“印太經濟框架”的實質是美國“印太戰略”在經濟領域的延伸,旨在補足“印太戰略”缺乏經濟支撐的短板。
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此前說過,中國同地區國家一樣,樂見有利于加強區域合作的倡議,但反對制造分裂對抗的圖謀。美國“印太經濟框架”屬于哪一類?首先要畫出一個大大的問號,看透其背后隱藏的圖謀。
這個“框架”雖然以“經濟”為名,但大國競爭色彩濃厚。此前不少西方媒體都分析認為,“框架”目的就是對抗中國,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更公開宣稱,“印太經濟框架”是“獨立于中國的安排”。
汪文斌在5月23日的記者會問道,美國是不是在把經濟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意識形態化,用經濟手段脅迫地區國家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美方欠地區國家一個說法。
“試圖拿一個什么框架來孤立中國,最后只會孤立自己。”汪文斌說。
5月24日,美日印澳將召開“四方安全對話”峰會。
“四方安全對話”始于2007年,由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議發起,曾被視為拼湊“亞洲版小北約”。安倍不再擔任首相后,機制陷入停擺,直到2017年特朗普政府拋出“印太戰略”將其重新激活。
拜登上臺后,美國繼續利用“四方安全對話”機制做文章。此前西方媒體紛紛預測說,這次的峰會,中國會是關鍵議題。
政知道注意到,王毅在聯合國亞太經社會第78屆年會開幕式致辭中表示,亞太概念不應被稀釋,亞太合作不應受干擾。
要旗幟鮮明地拒絕任何將軍事集團和陣營對抗引入亞太的圖謀。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觀,不能把本國安全建立在他國不安全基礎之上。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反對一切在地區渲染緊張、挑動對立的言行。
資料|新華社等
校對|項戰
來源:北青政知新媒體
責任編輯:端焰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拜登宣稱:如實現改革,將支持日本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2022-05-23
- 被問想對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說些什么?拜登:你好2022-05-23
- 拜登訪日前 中方同日警告美日外交高層2022-05-19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世衛組織:全球僅57個國家新冠疫苗接種率達702022-05-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