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亞洲時報網站6月27日刊登了一篇題為《與中國形成對比的新冠死亡人數讓美國蒙羞》的文章,文章的作者為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醫學院前教授約翰·沃爾什。作者認為,中國的抗疫政策不僅拯救了生命,而且保護了經濟,可以說取得了雙贏。全文摘譯如下:
今年5月和6月,全球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役經歷了兩個里程碑,受到媒體廣泛關注,其中一個在美國,另一個在中國。這兩個里程碑促使人們對美中兩國及其抗疫策略進行對比。
第一個里程碑出現在5月12日。當時,美國報告的新冠死亡病例數超過100萬,這個數字是世界上所有國家中最高的。
第二個里程碑出現在6月1日。當時,中國解除了為應對疫情而在上海實施的封控。截至6月19日,中國內地的新冠死亡總人數為5226人。
為了說明問題,可以做個對比:美國每百萬人中有3042人死于新冠,而中國每百萬人中有3.7人死于新冠,3042比3.7!假如中國遵循與美國一樣的抗疫路線,它至少會有400萬人死亡。假如美國遵循與中國一樣的抗疫路線,它的新冠死亡總人數僅有1306人。
歐盟的情況比美國好不了多少。截至6月19日,歐盟每百萬人中有2434人死于新冠。
顯然,中國實行“動態清零”政策,是把拯救生命置于經濟發展之上。同時,與西方的看法相反,拯救生命也是有利于經濟的。世界銀行的數據證明了這一點。
在疫情暴發的第一年,即2020年,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相比之下,美國經濟大幅收縮,跌至2018年之前的水平。
有意思的是,數據還顯示,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的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美國,預示著全球南方將進入一個新時代。
世界銀行尚未公布2021年的數據,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了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的2021年GDP數據,美國經濟增速為5.97%,中國為8.02%。如果將通脹因素考慮在內,中國經濟增速將進一步領先美國。
最重要的是,在疫情頭兩年里,中國經濟一直實現正增長,經濟增速超過美國。中國的政策不僅拯救了生命,而且保護了經濟,可以說取得了雙贏。
就目前而言,中國的策略是成功的,盡管我們不能說未來會怎樣。中國如此行之有效的公共衛生措施不應被輕視,更不應成為卑劣攻擊的對象。當下一個新冠病毒變種或下一次大流行來襲時,這些措施可能是拯救無數人生命的手段。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美國加州仇恨犯罪案發量創20年來新高2022-06-30
- 土耳其突然“轉彎”同意芬蘭和瑞典入北約2022-06-30
- 最終修正數據顯示美國第一季度經濟萎縮1.6%2022-06-30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歐洲民眾抵制G7、北約雙峰會 數千抗議者上街2022-06-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