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就“北溪事件”激烈交鋒,管道或已“無法修復” ,俄方要求全面調查。
對于究竟誰是破壞“北溪-1”和“北溪-2”海底輸氣管道的幕后黑手,俄羅斯與美國展開激烈交鋒。俄聯邦總檢察院已就“北溪”天然氣管道遭破壞事件以“國際恐怖主義襲擊”罪名進行立案調查。聯合國安理會也應俄請求于周五就“北溪事件”召開緊急會議。俄羅斯還將矛頭直指美國總統拜登,要求美方就拜登此前揚言要“終結‘北溪-2’管道”的言論作出回答。美國則斷然否認,并指責俄羅斯是借“北溪事件”“傳播虛假信息”。與此同時,俄方29日宣布,頓涅茨克等四地“入俄”條約簽署儀式將于30日在克里姆林宮舉行,總統普京將出席儀式。不少分析認為,未來無論是俄烏局勢,還是俄歐關系都已經沒有轉圜余地。而俄烏沖突的最大受害者則是歐洲。彭博社稱,“北溪”管道被破壞造成的俄天然氣供應中斷,對歐洲的影響可能會使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相比之下都黯然失色。報道預測,歐盟27國今年的GDP總量甚至可能萎縮5%。
“第四個泄漏點”
“瑞典發現‘北溪’管道的第四個泄漏點”,德國《明鏡》周刊29日報道稱,在“北溪”管道被發現有三處遭到破壞后,瑞典當局宣布發現第四個泄漏點。瑞典海岸警衛隊發言人稱,新發現的泄漏點位于“北溪-2”管道,由于這個泄漏點比較小,一開始沒被發現,瑞典海岸警衛隊在附近調查和巡邏時才注意到它。該發言人稱,目前四個泄漏點中兩個在瑞典專屬經濟區內,在海面形成的“氣泡圈”直徑分別為900米和200米,另兩個位于丹麥專屬經濟區。報道稱,顯然這次對“北溪”管道的損害要比最初想象的大得多。
對“北溪”管道遭破壞,德國《每日鏡報》引述政府人士的話悲觀地稱,“北溪”管道遭到的蓄意破壞,或許已經對管線造成“無法修復的損壞”。德國官員稱,如果不能迅速修復被毀管線,太多含鹽海水會流入管道,不可逆地腐蝕它們。
截至目前,德國、丹麥、瑞典和俄羅斯等相關各方均認定“北溪”管道泄漏是蓄意破壞所致。上述各方都表示將進行調查。俄羅斯《生意人報》29日稱,俄聯邦總檢察院已就“北溪”天然氣管道遭破壞事件以“國際恐怖主義襲擊”罪名進行立案調查。俄羅斯還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就此次事件舉行緊急會議,會議將在當地時間30日舉行。俄方表示,俄羅斯堅決要求對破壞管道事件進行全面、客觀的調查。
俄《觀點報》稱,在所有直接受“北溪”管道爆炸影響的國家中,瑞典首先展開了調查,丹麥和德國表示將協助調查,但俄羅斯沒被上述國家邀請參與調查。報道稱,目前歐洲面臨艱難的選擇,要么再次展示“可恥的大西洋團結”,要么鼓起勇氣進行誠實的調查。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29日引述俄聯邦委員會議員多爾戈夫的話稱,歐洲國家似乎不希望邀請俄羅斯,但俄有權參與調查。歐洲必須明白,沒有俄羅斯的參與,就不可能對事件進行客觀調查。顯然,要么有人對這一調查不感興趣,要么有人已經知道誰是罪魁禍首。
俄美將矛頭指向對方
“北溪”天然氣管道遭到破壞,各方對“幕后黑手”身份眾說紛紜。歐洲多數國家官方對此表態謹慎,甚至一直對俄強硬的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也罕見地拒絕置評。與此同時,俄羅斯和美國則將矛頭直指對方。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29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此前有關“北溪事件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的言論荒唐可笑。她說,“美國多年來一直想盡各種方法企圖打擊這一管道項目……因此,當布林肯先生說破壞這一項目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時,這真是荒唐可笑。這是謊言。”布林肯前一天稱,“北溪事件”的原因正在調查,“如果有關破壞活動的消息被證實,顯然這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扎哈羅娃28日還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視頻并“點名”要求拜登回應。她發布的視頻顯示,拜登在今年2月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曾威脅說:“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北溪-2’管道將被終結。”當有記者問該管道在德國的管轄之下,美國如何“終結”時,拜登稱:“我向你們承諾,我們能做到。”
扎哈羅娃要求美方對拜登這一言論作出解釋:“美國總統拜登有義務回答一個問題,當‘北溪’管線遭到破壞時,美國是否將威脅付諸行動……歐洲必須知道真相!”
對于俄方的質問,白宮發言人卡琳·讓-皮埃爾28日在記者會上稱,拜登當時所說的“終結”手段,只是推動德國政府凍結“北溪-2”項目,“美國不應為此事負責”。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也稱,關于美國以任何方式參與破壞“北溪”管道的說法是“荒謬的”,他指責俄羅斯借此“傳播虛假信息”。美國國務院隨后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普賴斯這段講話的視頻并在配文中指責,“俄羅斯在傳播虛假信息方面有很長的歷史”。不過,有美國網友質疑稱:“當你們這樣說時,難道不是你們自己親口承認美國在傳播謊言、錯誤信息、虛假信息方面有更長的歷史?”(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曾公開承認“我們撒謊、欺騙、偷盜”。——編者注)
就連美國福克斯電視臺主持人卡爾森也懷疑這件事是拜登政府所為。卡爾森28日在節目中指出,總統所說的任何一句話都不是隨便說說的,尤其是拜登當時用的是準備好的發言稿。卡爾森還說,俄羅斯自
己不可能這樣做,因為炸掉自己的能源管道無異于“自殺行為”,這是俄與歐洲各國談判的重要籌碼。
一些西方媒體還試圖通過各種暗示“帶節奏”。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有匿名歐洲安全官員稱,管道泄漏發生時發現俄海軍艦艇就在附近。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29日反駁稱:“那里是波羅的海,在那里看到更多的是北約國家的飛行器和船只,所以這是完全愚蠢且抱有偏見的消息。”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北溪公司發聲:無法確定管道損壞是否可以修復2022-09-30
- 俄媒:歐盟委員認為“某個國家可能參與了‘北溪’事件”2022-09-30
- 芬蘭舉行“北溪”事故新聞發布會,內政部長突然暈倒2022-09-29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一名中國公民在卡拉奇被槍殺?外交部:有關人2022-09-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