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老鼴鼠》雜志網站10月5日刊登題為《美國向德國和歐盟宣戰》的文章,作者是愛德華多·盧克。全文編譯如下:
幾個星期來人們議論的消息是,德國政府已經開始與俄羅斯進行對話,旨在解決兩國之間現有的沖突,并避免德國和歐盟發生社會災難。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盡快重新開通北溪一線和二線管道并恢復必需的天然氣供應,以維持工業生產運轉。
對這兩條管道的襲擊不僅是針對莫斯科,也是特別針對德國。因此,應該在英美集團以及其他從襲擊中間接受益的國家(例如烏克蘭或波蘭)中找出主要責任方。
俄烏沖突開始幾天前,美國總統拜登在德國總理在場的情況下表示:“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那么將不會再有北溪二線管道。”而朔爾茨只是說,美國和德國依然“絕對團結”。這無疑是這位軟弱的德國總理所能犯下的最大錯誤。北溪二線旨在避免德國對波蘭和烏克蘭天然氣管道的依賴。如果北溪二線(德國還沒有批準啟動該管道)被阻斷,德國就將屈從于美國的地緣戰略利益。
幾乎在襲擊發生的同時,波蘭(從此次襲擊行動中間接受益最大的國家之一)于10月1日開通了自己的天然氣管道,盡管它的規模對于滿足歐洲的需求來說還太小。那兩條穿過波羅的海海底的管道是德國的生命線。而對俄羅斯來說,它們代表了穩定和長久的收入來源,并使其對歐盟的核心具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力。俄羅斯和德國都沒有從這次襲擊中受益。而隨后法國總統馬克龍立刻提到了允許來自美國的液化天然氣通過法國轉運到西班牙和德國的可能性。美國的能源操控意圖顯露無遺。
襲擊的幕后黑手越來越清晰了。正如我們在其他文章中所提到的那樣,隱藏在烏克蘭危機背后的是在經濟上擊垮德國和歐盟的企圖。
目前很明顯的一點是,美國把其歐洲盟友看做除俄羅斯之外的真正敵人。美國的衰落,及其失去對盟友(他們有意通過與俄羅斯或中國的貿易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經濟控制,正是華盛頓想要嚴加管教“歐洲附庸”的原因。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蘋果市值蒸發6100億元 美國芯片巨頭一夜暴跌14%2022-10-08
- 美疾控將停止每日報告新冠病例數據 改為每星期更新一次2022-10-08
- 紐約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移民危機 人數將達到有記錄以來最高2022-10-08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烏克蘭:克里米亞大橋事件僅僅是一個“開始”2022-10-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