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中博弈加劇和俄烏沖突影響,全球供應鏈正在分裂。日美歐正在加大將中國從世界經濟剝離的力度。但是,如果把中國排除在外,所有商品的成本都會大幅上漲。
本田公司今夏啟動一項絕密計劃,旨在大規模重組供應鏈,以探索能否在盡量不使用中國零部件的前提下制造汽車和摩托車。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企業要想提高盈利,必須擴大在華業務。在本田的全球汽車銷售中,中國占比超過30%。該公司表示為應對供應鏈風險一直在研究各種方式。那么,完全脫離中國可能嗎?
如果中國對日本出口的零部件等商品的80%(約1.4萬億日元)中斷兩個月,那么日本將不僅無法生產家電、汽車和樹脂,而且也無法生產衣服和食品。這意味著約53萬億日元(約合2.6萬億元人民幣)的生產值將消失(見圖表)。早稻田大學教授戶堂康之等通過超級計算機發現,這相當于日本每年GDP的10%將蒸發。
圖表來自日經中文網
冷戰結束以后,日中聯系變得緊密。2020年日本從中國的進口額占其進口總額的26%,遠高于從美國等國家的進口額。擴大在華業務對于提高日本競爭力至關重要。如果日本脫離中國,日本產品的價格也會跟著上漲。根據供應鏈研究企業Owls Consulting Group的數據,如果家電和汽車等80種主要商品停止從中國進口,轉為國產化或從其他地區采購,那么日本每年的成本將增加13.7萬億日元——這相當于在東京證券交易所prime市場上市的制造業企業純利潤總額的70%。
若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單個商品,那么日本個人電腦的平均價格將上漲50%,智能手機的平均價格將上漲20%。如此漲幅,比俄烏沖突等因素造成的日本物價上漲幅度還要高。
冷戰時期,東西方之間的供應鏈沒有聯系,因而日本“去蘇聯化”很容易。如今,從原料進口到產品組裝,日本都與中國緊密相連。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看!這就是2035年的中國2022-10-18
- 中國與北約在冰島交鋒”被美媒渲染,當事中國大使發文回應2022-10-17
- 擘畫中國發展藍圖 促進世界繁榮進步——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2022-10-16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針對中國? 日本引進美制無人機準時投入使用2022-10-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