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記者 付嘉駿】《韓國日報》8日曝出,最近在韓國青少年間,流行著一種模仿梨泰院踩踏事故慘劇過程的游戲——即參與者將身體壓在別人身上玩耍,也被稱為“梨泰院游戲”或“踩踏游戲”。報道稱,這是對此前網上流傳的梨泰院踩踏事故現場畫面進行“再消費”的現象,引發了韓國社會的擔憂。
據報道,近日,在韓國世宗市的某中學里,一位教師發現有七八名男生將其他身材矮小的學生推到墻上,用自己的身體壓著對方玩耍的情況。教師們對此感到十分驚訝,公開同校方討論了進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與此同時,首爾的校園里也出現了這一現象。報道說,孩子們將這種模仿“梨泰院萬圣節慘劇”場景、互相擠壓身體玩的游戲稱之為“梨泰院游戲”、“踩踏游戲”。首爾某中學甚至因此收到了來自信訪人的舉報和抗議,于是決定組織教師開展與聚集和踩踏事故相關的安全教育。
本月1日,首爾龍山區某小學內,學生們正在接受與踩踏事故相關的安全教育。 圖自韓媒
《韓國日報》稱,韓國青少年間之所以會產生這種錯誤的行為,很大程度是受泛濫于社交媒體上的事故現場視頻影響。這是對慘劇發生時的相關畫面進行“再消費”的現象。首爾的一位教師對此表示,“梨泰院踩踏事故導致156人遇難,但部分學生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有必要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另一位來自世宗市的市民則表示,“在青少年時期,比起對事故加以反思和銘記,更容易對成為社會話題的事件進行模仿,這種情況是十分危險的”,“稍有不慎,就會讓這種‘踩踏游戲’蔓延到整個韓國校園”。
與此同時,報道說,在韓國的社交媒體平臺上,也不難發現名為“踩踏游戲”、“漢堡游戲”的視頻,為此有韓國網民憤怒表示,“很多視頻都讓人聯想到慘劇發生時的場景,真不懂制作和傳播這種內容的意圖”。
《韓國日報》表示,雖然部分視頻平臺會對涉及暴力和令人不適的內容進行限制和過濾,因此當晚梨泰院事故的現場畫面在韓國幾乎已經很少看到,但目前仍有網民對事故場景進行再創作,并上傳相關視頻,而這樣的視頻網絡是沒法進行篩選和攔截的。因此,事故中遇難者的遺屬和生還者很可能會因為這些內容,回想起當時可怕的情景,并再次陷入痛苦之中。韓國國家創傷中心負責人沈敏英對此表示,目前直接或間接經歷過這場事故的人們還處于精神痛苦期,應該積極抵制這些刺激性的內容。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韓國梨泰院踩踏事故調查進展:6人被立案調查2022-11-08
- 韓總理就梨泰院踩踏事故道歉 政府增加災難安全預算2022-11-07
- 韓民眾舉行踩踏事故遇難者追悼集會 尹錫悅被喊話:“辭職就是追悼”2022-11-07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波蘭宣布為美軍擴建軍事基地 提高后勤保障能2022-11-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