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馬德里3月1日電(記者胡加齊 謝宇智)“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至今仍疑云重重。西班牙俄羅斯問題專家何塞普·普伊格塞奇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我越來越相信這一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是美國的手筆。”
普伊格塞奇目前在巴塞羅那自治大學教授歷史。他指出,美國導演“北溪”事件,其目的是打破德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他說:“美國顯然可以從此事中獲利,同時加強其對德國的地緣政治影響。”
普伊格塞奇認為,美國在這一事件中成為最大獲益方。在他看來,這不僅意味著美國能出售更多液化天然氣給德國,還嚴重打擊了俄羅斯與西歐的關系。他說,“北溪”曾為德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帶來了廉價的俄羅斯天然氣,同時為俄羅斯創造了大量經濟效益,但現在“兩者之間的蜜月期已經被徹底打破”。
普伊格塞奇還反駁了有關俄羅斯應對此事件負責的觀點。他說:“北約曾于2022年在波羅的海進行軍演,幾個月后便發生了這起事件。此事更可能與北約的演習而非與俄羅斯有關。”
普伊格塞奇進一步分析說,“北溪”事件可能帶來長期性影響。一方面將增加德國對美國的依賴,另一方面也將迫使俄羅斯能源退出歐洲。
2022年9月,由俄羅斯經波羅的海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北溪”管道遭遇爆炸,各方普遍認為這一事件系“蓄意破壞”。俄羅斯曾多次呼吁共同調查,但遭西方國家拒絕。2023年2月8日,美國知名調查記者西摩·赫什發文爆料說,“北溪”管道系美國情報部門和美軍人員秘密破壞。美國政府對此予以否認。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美俄在安理會激辯“北溪”事件 中方:開展國際調查有重要意義2023-02-23
- 拉夫羅夫稱美官員承認他們為“北溪”管道爆炸事件負責2023-02-13
- 俄羅斯:瑞典和丹麥拒絕俄參與“北溪”事件調查2022-12-09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歷時3年終于了結:賠償1.99億!2023-03-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