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9月14日報道 據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9月12日報道,世界貿易組織(WTO)12日在一份報告中警告稱,有必要“再全球化”,以扭轉世界貿易分裂成嚴密的地緣政治集團的局面。這種局面因新冠大流行和烏克蘭戰爭而加劇。
《2023年世界貿易報告》警告稱,這場“貿易冷戰”可能會使世界國內生產總值(GDP)減少5%,并可能標志著70多年的全球貿易開放的終結。
此外,專家們在報告中指出,自俄羅斯出兵烏克蘭以來,伴隨著同盟集團的新重組,“國際貿易對地緣政治聯系變得更加敏感”,而且不同貿易集團之間的貿易往來“增長速度比同一集團內經濟體的貿易往來少4%至6%”。
與此同時,專家們表示,國際間的“貿易緊張局勢”導致“中間和最終價格上漲”,額外關稅成本直接影響著進口產品的價格。他們指出:“低收入家庭受到的影響最大。”
主要國家之間的摩擦是顯而易見的,而且越來越激烈。報告強調,雖然國際貿易往來的絕對數字還在創新高,但形式上“正在發生變化”。參與報告編制的專家還解釋說,貿易碎片化可能導致產品種類減少,從而“降低生活水平”,因為缺乏產品供應以適應消費者的需求、偏好和預算。
該國際組織指出,“再全球化”是“加強貿易一體化”的目標,其會涉及更多人、更多經濟體和更多事務,不過它也強調,這并不意味著“更大規模的全球化”,而是更多面向多邊貿易體系改革,“以使安全性、包容性和可持續性得到尊重”。
另據俄羅斯《生意人報》9月13日報道,世貿組織堅稱,全球化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該組織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指出,現在談論世界經濟的去全球化還為時過早,但政治上“友好”國家進一步密切關系而與原則不一致的國家相互疏遠的趨勢正在加劇。專家們在報告中還對那些在國家安全討論中日益奉行保護主義政策的國家做出了回答。世貿組織提醒說,近幾十年來的全球化方針仍然是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和克服危機的最有效工具。而且,只有這一方針才能確保廣義的安全——經濟、社會和環境。
報告指出,盡管地緣政治局勢普遍緊張,但現在談論世界經濟去全球化還為時過早。我們知道,去全球化是今年國際組織非正式的主要議題之一:開始于1月份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隨后在世界經濟論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所有關鍵預測中都有體現。世貿組織的報告指出,去全球化不可避免的說法尚未得到統計數據的證實,但因循國家政治接近度準則而發生的世界經濟碎片化現象已初露端倪。
世貿組織所描述的國家分裂為若干集團的進程可歸納為:具有相似價值觀和計劃的貿易伙伴比“政治上不相近”的國家明顯受到更多關注。
世貿組織認為,對設置貿易壁壘的熱衷有可能讓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雙雙付出高昂的代價,而且不僅僅是那些已選邊站隊的國家,也包括那些保持中立的國家。
報告中有關當前和未來貿易關系的論斷也是為了證明作者的主旨思想,即:只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采取走向全球化的共同方針,而非保護主義政策,才能維護安全。
世貿組織的結論是,國際貿易體系——即使其當前架構存在缺陷——近年來已成功地經受住幾場嚴峻的考驗(從新冠疫情到俄烏沖突的后果),并站穩了腳跟。在報告作者看來,這完全歸功于過去幾十年的全球化導向。(編譯/蘇佳維、鐘忠)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我國首次發布《美國履行世貿組織規則義務情況報告》2023-08-12
- 世貿組織《投資便利化協定》結束文本談判2023-07-07
- 世貿組織:今年第二季度全球貨物貿易或好轉2023-06-02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印尼總統首乘雅萬高鐵:很平穩、很舒適2023-09-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