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6日報道 據法新社11月4日報道,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國于4日恢復談判,試圖最終達成一項預防大流行病的協議。猴痘病毒、馬爾堡病毒和H5N1禽流感病毒的暴發突出表明,迫切需要達成一項協議,避免重蹈新冠疫情的覆轍。
報道稱,經過兩年多的談判,該協議很有希望在未來15天內達成,特別是談判代表們已同意推遲討論最有爭議的問題,即知識共享和公平獲得醫學進步。
最近在哥倫比亞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16)設想了一個類似機制,但在這一點上失敗了。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談判開幕式上對各國代表說:“你們需要在必須及時完成工作和必須達成盡可能強有力的文本之間取得平衡。不要為了追求極致而得不償失。”
“時間不是我們的盟友。新冠病毒仍在傳播,猴痘病毒是一項全球衛生緊急事件。我們還面臨著馬爾堡疫情和H5N1病毒的傳播。下一次大流行病不會等待。”
2021年12月,世衛組織194個成員國擔心新冠疫情災難再次發生,同意達成大流行病預防、準備和應對協議。
在此前的11輪談判中,外交官們就協議草案37個條款中的大部分達成了一致。
尚需達成共識的主要部分涉及科學界和醫學研究對病原體的使用權,其次是對疫苗等抗擊大流行病產品的使用權,以及這些研究所涉及的其他試驗。
為了避免造成阻礙,世衛組織的想法是將病原體獲取和惠益分享系統的細節討論推遲到以后進行。
目前的問題在于富國和窮國之間的僵局,窮國沒有忘記自己曾在新冠大流行期間被拋棄。
譚德塞本月1日強調,如果國際社會在某一點上失敗了,那就是在新冠大流行期間的公平問題上。譚德塞說:“非洲當時被拋在后面,這種情況不應該發生。”
馬來西亞代表一個被稱為公平集團的發展中國家集團發言說,“許多領域仍亟需重大改進”。它要求至少20%的疫苗實時生產、檢測和治療流向發展中國家。
坦桑尼亞代表48個非洲國家表示,不能“接受一項不以公平為基礎的協議”。(編譯/林曉軒)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卡塔爾舉行憲法修正案全民公投2024-11-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