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8日電 據日媒報道,關于被控損害韓國總統樸槿惠名譽而在未被拘留狀態下遭起訴的日本《產經新聞》前首爾支局長加藤達也(49歲)的無罪判決,日媒分析稱,其在指出加藤報道中的問題外,也間接批評了韓國政府對言論自由的態度。
該判決對報道方和韓國政府雙方進行了勸戒,最終采取了清除關系惡化的日韓之間這一“負擔”(韓國政府人士語)的形式。
樸槿惠。
判決在認定報道中有關樸槿惠的傳言不屬實的基礎上,徹底避免采用會被認為考慮到外交關系的措辭,同時承認存在廣泛的言論自由,未對當事人進行刑事處罰。日本政府相關人士及專家給予肯定稱“是妥當的判斷”。
韓國地方法院認定,客輪沉沒當天樸槿惠與男子會面的傳言沒有事實依據,而加藤并沒有進行充分的確認和采訪,在一定程度認識到傳言不屬實的情況下撰寫了報道。這對作為個人的樸槿惠的社會評價造成了嚴重損害,也給被視為會面對象的男子造成名譽損害。
然而,在研究了加藤在問題報道前后撰寫的報道后,地方法院判斷加藤撰寫該報道的動機是為了向日本讀者傳達韓國政治及社會狀況。由于未能確認以詆毀為目的,因此損害名譽的罪名不成立。
此外,判決認為對公職人員的批判權力“必須被保障”,指出作為總統的樸槿惠公共地位之重。判決中強調“雖然(報道)從韓國人的視角無法接受,但言論自由是為維護少數人權利而存在的”,認為要求處罰加藤的政府的態度也有不妥之處。
安倍晉三。
關于這一判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7日在官邸向媒體記者稱:“對此表示肯定。期待對日韓關系產生積極的影響。”
此外,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也表示:“期待對推進日韓關系帶來好的影響。”
日媒指出,今后日韓關系的焦點將轉移至安倍承諾“盡快談妥”的隨軍慰安婦問題上。能否找到雙方均能接受的妥協點,安倍的外交手腕將受到考驗。
在判決宣布之前,安倍在日本栃木縣栃木市考察時向媒體強調稱:“必須保護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關于慰安婦問題,他說:“為了兩國盡早談妥這一問題,將不斷作出努力。”
日本政府計劃通過與韓國之間的外務省司局長級磋商來尋找慰安婦問題的妥協點。岸田就今后的應對措施向媒體表示:“兩國首腦發出了指示,要求加快磋商。希望繼續進行討論。”
然而,安倍無意在慰安婦問題上向韓方作出大幅讓步,日韓磋商的長期化預計將無法避免。
據了解,日本《產經新聞》時任首爾支局長加藤達也撰寫了一篇題為《樸槿惠總統在客輪沉沒當天行蹤不明……與誰見面?》的報道。該報道刊登在2014年8月3日《產經新聞》網站上。
報道針對樸槿惠被指在韓國“世越”號客輪沉沒的當天有7小時行蹤不明的問題,以韓國國會上的辯論內容為基礎進行了介紹,并舉例稱韓國《朝鮮日報》專欄提及了樸槿惠與某人會面的傳聞,并援引“證券街相關人士”的話指出,傳言稱接觸對象是“有婦之夫”。
責任編輯:陳錦娜
- 最新國際政治 頻道推薦
-
俄在遠東組建重型轟炸機航空師 將巡航日本海2016-10-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