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南非約翰內斯堡高等法院曾批準犀牛飼養者在境內進行犀牛角貿易。政府針對此判決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據法國《費加羅報》5月23日報道,日前,南非最高法院表示對政府上訴不予受理,確認取消國內犀牛角貿易禁令。
根據報道,私人犀牛所有者協會主席指出,該判決意味著南非的私人犀牛飼養者可以在境內銷售犀牛角。南非環境部發言人則表示,相關司法人員正在對判決進行研究,目前環境部無法對此進行任何評價。
報道稱,近年來,南非國內對于犀牛角貿易合法化的爭論不斷升級。犀牛飼養者認為,禁止犀牛角貿易只能使偷獵行為越發猖獗。相比之下,人工飼養犀牛,可實現在不威脅犀牛生命的情況下切取犀牛角,而且能保證亞洲地區的需求。此外,飼養者能夠在約15分鐘的麻醉時間內切取犀牛角,整個過程中犀牛不會有任何痛苦。若方法得當,犀牛角還可以重新長出。
據悉,全球80%的犀牛都棲息在南非。最近幾年,該國偷獵現象愈來愈頻繁。僅2014年,就有1215頭犀牛死于偷獵,其中多數都發生著名的克魯格國家公園。偷獵所得的犀牛角絕大部分被走私運往中國和越南,研磨成粉,用作傳統藥劑。然而,這種治療手段并未得到任何科學證明。
責任編輯:周冬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