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尾,北京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外國客人,為中國外交奉上了一份意味深長的禮物——挪威外交大臣布倫德訪華期間,中挪兩國決定實現關系正常化。這也意味著中挪兩國長達6年的緊張關系得以緩解。
19日,中挪兩國發表關于雙邊關系正常化聲明,其中寫道:挪威政府充分尊重中國的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充分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高度重視中國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不支持損害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行為,將全力避免雙邊關系今后受到損害。
挪威政府在聲明中的這一明確承諾,算是找到了兩國關系遇冷的源頭,也是實現雙方關系正常化的必要條件。
挪威,一個同中國相距遙遠的北歐國家,沒有歷史遺留問題,也不存在邊界糾紛,雙邊關系怎么會陷入僵局呢?這得從2010年的一起“鬧劇”說起。當年,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將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了因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而正在服刑的罪犯劉曉波,公然干涉中國內政,粗暴侵犯中國司法主權,遭到了中方的堅決反對。
挪威政府對這一授獎決定予以支持,將中挪關系拉入建交以來的最低谷,其后果是6年間兩國高層交往陷入停滯,經貿合作、文化交流、人文往來等諸多領域受到全面影響。
回顧歷史,中挪關系的“畫風”并非如此,兩國合作發展相當順利。挪威于1950年1月7日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最早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國家之一;最早對中國出口產品給予普惠稅制;最早同中國簽署文化協議;是最早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歐洲國家之一。兩國曾于2008年啟動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且幾近達成一致。
說到底,之所以中挪關系急轉直下,正是因為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事件,觸犯了中國的底線。
這次中挪關系能夠實現轉圜,就是挪方痛定思痛的結果。正如聲明所說,“挪方充分認識到中方的立場和關切,并積極致力于推動兩國關系重回正軌。”經過數年嚴謹細致的對話,兩國取得關系正常化的互信基礎。
畢竟,當前合作仍是國與國之間關系的主流。中挪在貿易、漁業、勘探、金融、北極事務等領域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在國際事務上也需要進行密切的協調配合。雙邊關系轉圜是雙方樂見其成、大勢所趨的結果。
當前,隨著中挪關系轉圜,雙方合作有望迎來春天。這也成為今年中國外交收獲的又一枚勝利果實。
最重要的是,希望通過中挪關系回歸正軌,給某些妄圖對中國內政指手畫腳的國家有所警醒,千萬不要低估中方捍衛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決心。畢竟,關系遭到破壞很容易,要想修復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
責任編輯:admin
- 最新國際政治 頻道推薦
-
韓國總統選舉最新消息 總統選舉日程緊湊:232017-04-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