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聲隆隆,硝煙滾滾。2月21日至25日,南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艦艇編隊奔赴南海某海域展開實兵實彈訓練。編隊組織了主炮、火箭深彈、干擾彈和輕武器實彈射擊,并開展無衛星保障條件下武器系統針對性訓練。據編隊指揮員介紹,此次演練全程不設腳本,臨機設置險情,有效強化了各級指揮員的實際使用武器水平
美國《海軍時報》8日稱,隨著中國崛起、俄羅斯復蘇和地區威脅擴張,“很多海域已成為危險地帶”。美專家根據前沿兵力面臨威脅和有可能誘發全球沖突的安全挑戰,列出美國海軍面臨的五大危險海域。
●南海海域。“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海軍一直在南海執行任務”,但2014年以來中國不斷擴建島礁、部署導彈,使這片海域的美國航母和艦艇處于危險之中,途經的美國艦艇“經常遭到中國海軍攔截,遭受中國準軍事海上部隊的騷擾。”美國命令海軍啟動“航行自由”行動,派遣軍艦飛機進入南海爭議海域。美國列克星敦學院智庫專家丹·古爾認為,“南海真正的威脅是誘發性軍事沖突,中美在南海針尖對麥芒、眼瞪眼的對抗遲早會擦槍走火。一旦開戰,美軍將遭受中國導彈、軍艦和戰機的猛烈攻擊”。
●波羅的海和黑海海域。盡管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以來一直聲稱要改善對俄關系,但俄羅斯“侵略性的軍事行動沒有任何退縮跡象”,俄潛艇定期潛伏于美國東海岸外,經常到地中海航行,連間諜船也駛近美國東部海軍基地,更在波羅的海北部和黑海附近部署大量武器。特別是不久前俄軍蘇-24戰機高速掠過美國軍艦,最近距離不到23米。美國退役海軍上將斯塔維里斯認為,該海域最大的威脅是俄軍機近距離襲擾或俄軍艦撞擊、誤擊導致的軍事沖突升級。
●中東波斯灣海域。伊朗作為地區性力量崛起后,增加了美軍“坐在中東這個火藥桶上的危險”。伊朗多次威脅將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美國曾出動航母戰斗群加以威懾。近年來,伊朗花費巨資發展導彈以對抗美國海軍,還組建包括3艘俄制“基洛”級常規潛艇和約12艘微型潛艇在內的水下集群。在海灣的淺水海域,它們很難被發現。美軍專家丹·古爾認為,伊朗一旦在海灣動手,“必然采取全面徹底的攻擊,摧毀美國艦隊和所有美軍基地”。
●朝鮮半島海域。在朝鮮附近海域,朝軍不時試射導彈,美國海軍經常得繃緊神輕,利用巡洋艦和驅逐艦上的“標準-3”反導系統執行攔截任務,以免核導彈從天而降。盡管朝鮮目前海軍實力不強,但美國海軍在該海域的航行安全是個棘手問題,美軍艦艇需要頻繁進出韓國港口補給,靠近海岸航行的朝鮮微型潛艇可能成為致命性威脅,特別是2010年韓國“天安”艦在美韓軍事演習期間被擊沉后,朝鮮潛艇的危險更加明顯。
●巴布-埃爾-曼德海域。作為從美國和歐洲東海岸到中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海上交通要道,對紅海曼德海峽航道的任何威脅都會使全球市場震蕩,并威脅美國和歐洲經濟,這是美國海軍不能容忍的。然而2016年10月,也門胡塞武裝發動攻擊,美國海軍在紅海首度面臨巡航導彈攻擊;2017年1月30日沙特“麥地那”級護衛艦在紅海巡邏時遭遇遙控無人小艇攻擊,這意味著該地區的航運危險已經到達危機水平。對此,美海軍“決定增派2艘驅逐艦前往該海域,必要時準備開火”。
延伸閱讀
在南海問題上頻頻“放炮”的菲律賓外長被停職了
菲律賓外長亞賽(Yasay)因隱瞞其曾為美國公民的事實,其擔任外長職務的任命3月8日遭菲國會任命委員會否決,即日起亞賽停止擔任外長職務。
據新華社快訊,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9日任命恩里克·馬納洛為代理外交部長,接替原外長亞賽。
在當天舉行的聽證會上,亞賽承認自己曾持有美國護照,但辯稱先前否認的是當地媒體關于2006年他取得美國護照時的報道,并對“誤導”委員會的行為表示歉意。
有關亞賽任職資格的核心問題是,他被任命為外長時是否具有美國公民身份。菲律賓媒體此前爆料稱,亞賽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取得美國國籍,但他在今年2月的國會任命委員會聽證會上卻明確表示從未持有過美國護照。然而兩周之后,他又在菲律賓電視媒體上承認拿過美國護照。任命委員會外事小組主席、參議員拉克松認為,亞賽前后矛盾的表態讓人對他的誠信表示懷疑。
路透社8日報道稱,亞賽的名字出現在去年第四季度美國聯邦公報公布的失去美國公民身份名單中,這顯然大大晚于去年6月他被任命為外長的時間節點。而在此之前,亞賽還曾擔任過菲律賓證券交易委員會負責人并競選過菲律賓副總統。
亞賽是杜特爾特學生時代的室友,曾在美國留學,被視為杜特爾特的親密盟友。去年6月,杜特爾特正式就任菲律賓總統后,亞賽開始擔任外長。不過亞賽近來數度發表與杜特爾特不一致的言論,后者不得不出面澄清。
亞賽近來數度發表與杜特爾特不一致的言論,后者不得不出面澄清。所以有媒體質疑,亞賽和杜特爾特的外交思路是不是有沖突。比如,今年2月,亞賽就曾公開談到,如果中國在黃巖島上建人工島,將改變游戲規則。
亞賽為何會如此表態?
中國南海網采訪了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大國外交室主任周士新,周士新說,亞賽對于外交事務并不熟悉,加上其在美國留學的經歷,他的外交思路才會和十分清楚地想和美國切割的杜特爾特偶有出入。
亞賽在剛剛被任命為外長時,就曾被曝持有美國綠卡。周士新談到,跟亞賽一樣,菲律賓的很多精英都是在美國接受教育。他們在考慮菲律賓的事務時,會不自覺和美國聯系在一起,甚至直接使用美國的思維,這是非常可怕的。
而亞賽被停職事件暴露出美國對于菲律賓的影響依然很大。周士新稱,杜特爾特上臺以來,一直試圖和美國切割,但是很難切割清楚,因為菲律賓的很多官員是在美國培養的,美國對菲律賓的影響依然很大,東南亞其他國家雖然也深受美國的影響,但是相交于菲律賓,還是弱一些。
但是,經過亞賽事件,杜特爾特在任命下一屆的外長以及在任命其他官員時,將會有所考慮,一是如何和美國切割清楚,另外就是堅持菲律賓的理念,減少美國理念的影響。
關于南海,亞賽說過啥?
2016年7月
據觀察者網報道,菲律賓外交部長亞賽19日稱,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向他提議,就南海主權爭議進行雙邊會談,條件是不討論上周的南海仲裁案,他拒絕了這個建議。
2016年9月
菲律賓外長亞賽9月15日在華盛頓發表演說,稱菲方仍視美國為可信的長期盟友,但會追求獨立的外交政策,不會接受美方在人權問題的說教,還表示菲律賓不能永遠被當作美國的“小布朗兄弟”對待。
亞賽也明確強調,菲方將繼續加強和鞏固美菲同盟。他說:“我們重視美國成為菲律賓的積極、可靠和負責任伙伴的承諾和決心,我們感激美國投入大量時間和寶貴資源,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菲律賓希望表明我們的關系一直并繼續保持重要性和互惠互利。”
亞賽最近一次針對南海表達言論是在2017年2月份。
2017年2月24日,參考消息轉引BBC中文網報道,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亞賽表示,如果中國在黃巖島上建人工島,將改變游戲規則。但亞賽隨后補充說,北京承諾將不會付諸行動。
據信,亞賽在周二(21日)主持東盟國家(ASEAN)外長會時說,東盟國家對于中國在南海一些人工島礁上建設軍事設施的行為感到不安和嚴重關注。但他馬上表示,對中菲現狀感到滿意,并說中國對菲方表示不會建筑設施。
美國航母2月18日再次進入南海,但是東盟各國并不“隨之起舞”。菲律賓外長亞賽22日關于南海問題的表態,可能是這種“淡定”立場最好的詮釋之一。
據菲律賓Rappler新聞網報道,菲律賓外長亞賽22日出席菲國會聽證會時,重申了杜特爾特政府在南海有關水域的官方立場:“菲在法律上占有(legal possession),但并不擁有所有權(ownership)”。
責任編輯:劉微
- 南海最新消息 菲總統杜特爾特:南海經不起對抗 我們不奢望戰爭2017-11-13
- 南海最新消息 澳大利亞海軍精銳盡出來南海,嚇唬人還是爭寵?2017-09-20
- 國務委員楊潔篪:特朗普將于年內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2017-09-13
- 南海最新消息 鐵線礁上出現中國國旗?菲總統府否認:沒有!2017-08-25
- 日本外相要到非洲忽悠“航行自由”共識 中國外交部:動機不純2017-08-22
- 南海最新消息 菲媒:杜特爾特已批準與中國進行南海聯合勘探2017-08-17
- 南海伏季休漁結束 海南1.8萬艘休漁漁船解禁開捕2017-08-16
- 美艦擅入我南海島礁鄰近海域事件后續 美官員:中國軍艦至少警告10次2017-08-11
- 南海爭端現狀 黨報:南海仲裁連菲律賓都不提了 美日澳卻念念不忘2017-08-11
- 南海最新消息 外交部回應美國軍艦擅入南海:查證識別后警告驅離2017-08-11
- 最新國際政治 頻道推薦
-
文在寅當選新一屆韓國總統 文在寅個人資料照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