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衛生部9日發表聲明說,印衛生部門日前監測到一起寨卡疫情,共確診22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全部來自西部的拉賈斯坦邦,目前尚無死亡報告。
資料圖 蚊子幼蟲 新華社/路透
聲明說,印度國家疾病控制中心10月初已派出一個專門調查組前往拉賈斯坦邦,對病毒傳播情況進行定期監測。所有相關病例均已隔離在指定區域,目前正在對該區域的蚊子樣本進行檢測。
印度媒體援引一位官員的話說,這22例確診病例均來自拉賈斯坦邦首府齋普爾,其中一些病例源自從東北部比哈爾邦回來的打工者,幸運的是目前沒有出現死亡病例。
印度媒體報道稱,這是近年來印度境內第三次出現寨卡疫情。第一次是在2017年1月到2月,集中在西部的古吉拉特邦;第二次是同年7月發生在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
寨卡病毒主要由蚊子叮咬傳播,也可通過性傳播。人感染寨卡病毒后可能出現發熱、皮疹、關節痛等類似登革熱的癥狀。絕大多數寨卡病毒感染者癥狀溫和,但孕婦感染寨卡病毒可能損害胎兒大腦,導致新生兒小頭癥及其他神經系統病變。
延伸閱讀
研究稱寨卡病毒能殺死腦癌干細胞 是否存在隱患引擔憂
科技日報華盛頓9月5日電(記者劉海英)會對胎兒大腦造成嚴重傷害的寨卡病毒,有一天可能成為治療致命腦癌——膠質母細胞瘤的一種有效手段。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和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一項新研究稱,寨卡病毒能夠針對性地殺死膠質母細胞瘤中的干細胞,其與常規治療手段結合,或可提高此類癌癥患者的生存幾率。
研究人員5日在《實驗醫學雜志》上發表論文稱,寨卡病毒會繞過大部分腫瘤細胞而專門攻擊膠質母細胞瘤中的干細胞,這恰好與目前手術后化療或放療這種常規治療手段形成互補。后者雖能殺死大部分腫瘤細胞,但會遺留少量膠質母細胞瘤干細胞,這些干細胞會繼續分裂,導致癌癥復發。
為驗證寨卡病毒的這種能力是否有助于活體動物腦癌的治療,研究人員進行了小鼠實驗。他們分別將病毒和安慰劑(鹽水)直接注射到癌癥小鼠的腦腫瘤中。兩周后檢測顯示,注射病毒的小鼠腫瘤要明顯小于注射安慰劑的小鼠;后續研究則表明,它們比后者活得更長。
研究人員稱,要用寨卡病毒治療人類腦癌,需將病毒直接注入大腦。這一想法看似瘋狂,但研究人員認為是安全的,因為寨卡病毒的主要目標——神經祖細胞主要存在于胎兒大腦中,在成年人大腦中很少見。成年人即使感染了寨卡病毒,癥狀也不會很嚴重。此外,他們的研究表明,寨卡病毒不會感染非癌性腦細胞。
而為進一步解決安全問題,研究人員還研究了突變病毒的效用。結果顯示,被削弱了感染能力的突變病毒仍能夠在腫瘤細胞中生長,但在健康細胞中會被迅速消除。雖然這種突變病毒不如原始病毒有效,但一樣能殺死膠質母細胞瘤干細胞。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在后續研究中將會引入更多的突變,使病毒對先天免疫反應更敏感,最終達到病毒無法致病的程度。這樣,用寨卡病毒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設想,或終將實現。
非洲的埃博拉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美洲就出現了一種蟲媒病毒的暴發流行,這種蟲媒病毒為寨卡病毒(Zika Virus)。2014年2月,智利在復活節島發現了寨卡病毒感染的首位本土病例。2015年5月,巴西開始出現寨卡病毒感染疫情。截止2016年1月26日,有24個國家和地區有疫情報道,其中22個在美洲,目前歐洲多國也有報道,有蔓延全球之勢。
責任編輯:劉微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印試射反衛星導彈事件始末,印試射反衛星導彈最新消息2019-03-30
- 目的地旅游服務商Guiddoo獲新一輪融資 計劃深入拓展中國市場2019-03-14
- 美國政府計劃取消對印度和土耳其普惠制待遇2019-03-05
- 最新國際政治 頻道推薦
-
美國防部長退休接任者是誰?美國防部長詹姆斯2019-03-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