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錫文
美國聯邦檢察官和聯邦調查局官員1日宣布指控華裔商人、化工專家黃錫文竊取商業機密,為其個人和在中國的企業牟利。黃錫文的律師說,美國政府對黃錫文的描述有“誤導性”且“不完整”,對他的多項指控存在爭議。法庭文件顯示,黃錫文十幾年前在申請赴美留學時表示希望學到先進技術后回國報效祖國,竟然成為檢方認定黃錫文早就有“犯罪動機”的理由。
涉及軍用車輛油箱技術
黃錫文現年55歲,化學工程師,1998年進入亞拉巴馬州奧本大學化學工程系攻讀博士學位,后入籍美國,定居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市。
代理聯邦檢察官吉爾·威斯特摩蘭·羅斯和聯邦調查局北卡州分部主管約翰·A·斯特朗稱,黃錫文學成后曾在幾家為美國政府、軍方和私營企業研發技術的政府機構和企業工作,其間竊取大量商業機密并帶回中國,為他本人和其他人牟利。
檢方指控黃錫文2004年至2008年在美國一家政府研究機構工作時竊取大量知識產權,包括與軍用車輛油箱相關的技術。
檢方稱,黃錫文此后在一家美國企業任職,其間竊取500多份機密文件,包含與30種產品相關的商業機密信息;2012年至2014年,黃錫文供職于夏洛特的另一家美國企業,后者指認黃錫文竊取100多份文件。
檢方向法庭提交的文件顯示,2014年3月,這家美國企業發現黃錫文的行為并將其解雇。他隨后回到中國并出任一家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
檢方指控黃錫文利用在美竊取的商業機密和知識產權為他及他在中國任職的企業謀利,犯罪時間從2006年開始,直至今年5月返回美國時被捕。斯特朗聲稱,這種行徑“把我們(北卡)州的經濟和民眾的就業置于危險境地”。
律師指美國政府說法“誤導”
據WSCO電視臺、《夏洛特觀察者報》等地方媒體報道,位于夏洛特的北卡州西區聯邦法院2日舉行聽證會,黃錫文承認犯有一項商業間諜罪。這項罪名最高可處以10年監禁和25萬美元罰款。法院將擇日宣判。
黃錫文的辯護律師杰克·薩斯曼正在爭取減輕刑期。法庭文件顯示,辯方認定檢方的部分指控不實。薩斯曼已對檢方提出的7項指控提出反對,其中之一是指責黃錫文為了使其所在的企業受益而盜竊美國技術。如果法官認可辯護律師的主張,黃錫文所涉罪行的范圍將大大縮小。
薩斯曼說,美國政府對黃錫文的描述有“誤導性”且“不完整”。“這不是一起外國人來美國盜竊知識產權并將這些材料出售給外國政府的案件,”他說,“多年來,黃博士是一名忠誠和取得成就的美國公民。”
薩斯曼表示,黃錫文愿意為他的行為承擔所有責任,而政府的多項指控仍然存在爭議。他的當事人是否有罪,仍有待法院認定。
“報效祖國”竟成犯罪動機
檢方在法庭文件中稱,除了實現在中國“組建和運營自己的公司”的抱負,黃錫文竊取商業機密的犯罪動機還包括“幫助中國政府”。
似乎是為了證明這一說法,美國司法部網站發布的新聞稿在列舉黃錫文所涉罪行之前,居然拿黃錫文當年的入學申請材料說事,引用說,黃錫文的“夢想是學習更多先進技術報效祖國”,他出國是為了“實現這一心愿”,以后“帶著新掌握的技術和研究技能回到中國,在中國執教”。
只是,這些話可謂長期以來中國學生留學美國申請材料的典型“模板”、“套話”。如果不強調自己學成以后打算回國、沒有留在美國的企圖,就可能遭到拒簽。
一名在美學習和工作多年的經濟分析師告訴新華社記者,法庭不一定會予以采信并把這段話作為定罪證據,但是,美國政府喜歡打“情理牌”,加上這段黃錫文本人寫的話,更容易讓美國公眾相信他來美國的初衷就是為了盜取商業機密、為中國政府服務。
檢方認定黃錫文“真正動機”的理由還來自他2014年回國后寫的一篇文章。檢方在法庭文件中用英文翻譯了這篇中文文章,稱黃錫文在文中敘述了他是如何成功竊取美國知識產權。根據司法部新聞稿,文章標題倒譯過來,意為《圓夢之旅》。
文章寫道:“過去16年來,我一直夢想回到中國,去實現我的抱負。為了實現這一夢想,我在美國國家研究機構和世界最大的化學企業工作過,也在美國的一些小公司工作過。我的目標是學習、消化、積累,并為實現夢想做準備……因此,近兩年來,我開始計劃和安排,最終于今年回到了中國,開始我自己的‘圓夢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司法部新聞稿在翻譯這篇文章時,把黃錫文所說的“計劃”翻成了作為動詞含有貶義的“Scheming”——通常指“策劃陰謀”。
責任編輯:陳錦娜
- 最新軍事新聞 頻道推薦
-
美刊:日本自衛隊軍艦龐大到荒謬 就是不叫航母2016-10-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