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斯梅拉達”號與東方明珠相互映襯,構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埃斯梅拉達”號的駕駛室
9月13日至19日,智利海軍“埃斯梅拉達”號風帆訓練艦在艦長卡洛斯·施奈特上校的率領下,對上海進行為期7天的友好訪問。筆者有幸登上這艘60多歲的風帆艦艇,零距離感受“埃斯梅拉達”號的魅力與風采。
就像從大航海時代穿越而來,古典優雅的外形,狹長亮白的艦體,高聳入云的桅桿,圓潤大氣的線條,一時間,“埃斯梅拉達”號成為浦江之畔最靚麗的一道風景。
在訪華的一周里,市民爭相來到碼頭,期待一睹這艘“明星艦”的風采。筆者初次見到“埃斯梅拉達”號,就被它獨特的氣質深深吸引。
上舷梯,登甲板,環顧四周,木質的甲板,锃亮的鋼琴烤漆扶手、欄桿,光亮的銅器,所有源于中世紀的設計,無不散發出貴族神韻。如果不是看到智利官兵忙碌的身影,你無法將它和“軍艦”聯系起來。
甲板正中央,是一幢10平米的小木屋,那是“埃斯梅拉達”號的駕駛室。正上方,鑲著一串锃光瓦亮的銅質字母——VENCER O MORIR,這是“埃斯梅拉達”號的艦訓,意思是:“不成功便成仁!”
這句艦訓,一直鞭策著每一位艦員。艦長卡洛斯告訴筆者,學員上艦第一天起,就要練習爬桅桿,訓練觀天象、識水文、打繩結、使用六分儀等最基本的航行技能。當好“埃斯梅拉達”號的一名水手,是每一名智利海軍學員成為軍官的必修課。
“埃斯梅拉達”號的桅桿中間,收放著21片帆布,筆者正琢磨著如何把這些巨大的帆布升起來時,一名掛著準尉肩章的帥氣小伙出現在筆者面前。這位名叫盧卡洛的學員看來對類似的疑問早已輕車熟路,熱情地帶著筆者來到2米高的黃銅纜柱前。
盧卡洛稱眼前的設備為“莫寧內德”,共4根,前后甲板各2根。仔細看去,這家伙兩頭大,中間細,線條優美,上面磨盤有6個孔,筆者伸手試了試,可轉動。
“這可是力氣活,插上木棒就可以像推磨一樣把帆升起來。”看到筆者轉動磨盤,盧卡洛解釋說,根據風力風速和升降高度,通常需要2-6人才能操作。
雖然盧卡洛說起來一臉輕松,但常人很難體會他們的艱辛。就拿這次遠洋航行來說,他們靠風力在太平洋中航行了93天,一路訪問了夏威夷、東京、釜山等城市,橫跨整個太平洋,期間他們要經常爬桅桿、升降風帆。筆者注意到,很多艦員的手掌都脫了皮,臉上也滿是風吹日曬的痕跡。
因為工作的緣故,筆者享受了一次特殊禮遇,被特許進入船艙內部參觀。雖然“埃斯梅拉達”號僅3000多噸,但由于沒有配備武器裝備,顯得很寬敞。在學習室、會議室,陳列著望遠鏡、地球儀和羊皮書等古老的航海文物,筆者仿佛置身于一個移動的航海博物館,盡情享受著中世紀的海上文明。
“埃斯梅拉達”號的艦長室
“莫寧內德”——掛帆用的纜柱 徐巍攝
“埃斯梅拉達”號對榮譽和英雄的尊崇,同樣令人贊嘆。會議室正中央,懸掛著一幅巨大的肖像油畫,這是智利海軍的英雄——普拉特艦長。在艙室、甲板舷梯轉角、主通道、立壁等地方,隨處可見一些名字、雕像、油畫,這些都顯示出智利海軍崇尚英雄的理念。
“如果能在艦上服役滿30年,艦員的名字將永久保存。”盧卡洛自豪地告訴筆者,他父親的名字就被刻在了榮譽墻上。
當初,人類正是從風帆開始,吹響了進軍海洋的號角。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鋼鐵戰艦取代了木質風帆成為海軍強國的標志。然而,風帆并沒有消失,依然在20多個國家的海軍序列里,像“埃斯梅拉達”號一樣存在著。它時刻提醒著未來的海軍官兵們,只有經受驚濤駭浪的洗禮,用勇氣和智慧征服海洋,才能鍛造出優秀的軍人。
責任編輯:賴志昌
- 中國擴建兩棲力量 第五艘071塢登船體完工 071型船塢登陸艦厲害嗎2017-04-10
- 中國海軍救出遭劫貨船解救19名船員 遭劫外籍貨船是哪里的?2017-04-10
- 福特號航母首次自主動力航行 即將海上試驗 福特號航母到底有多強2017-04-10
- 日稱中國海軍3艘軍艦通過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 中國有什么意圖?2017-03-24
- 海軍首次授劍儀式現場曝光 深藍之劍劍長0.8米柄長12.6cm含義深刻2017-03-20
- 2017中國海軍實力多強?最強驅逐艦支隊曝光 中國海軍世界排第幾2017-03-20
- 海軍首次舉行授劍儀式現場圖曝光 深藍之劍為紀念3.14海戰2017-03-20
- 智利一間歇火山突然爆發 游客尖叫逃離無人傷亡2017-03-08
- 智利球迷請愿桑切斯離槍手 1萬多人報名5人出席2017-03-03
- 智利PDI移民處人滿為患或開通網上預約辦理2017-02-14
- 最新軍事新聞 頻道推薦
-
朝鮮半島局勢最新消息 朝鮮強勢挑釁 韓國怎么2017-04-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