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2月19日消息(記者曹莉茜 李波 張天宇 李艷 聶宏杰)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防時空》2月19日消息:祖國西部邊陲,喀喇昆侖高原,常年冰雪覆蓋、高寒缺氧。就是在這樣的生命禁區,一茬茬年輕的官兵戰斗在衛國戍邊一線,守衛著祖國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寧。春節期間,我們的記者來到這里,記錄下邊防一線官兵的忠誠與勇敢、堅守與奉獻。
一大早,喀喇昆侖高原的天剛蒙蒙亮,新疆軍區某邊防團官兵已準備出發。按照計劃,今天他們要對預定點位進行巡邏。
連長于松雷下達命令:“本次巡邏主要采取徒步與乘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按照剛才的小組劃分,登車!”
巡邏車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行進,官兵們始終保持著高度警惕。車外寂靜的高原,是他們用生命和鮮血捍衛的地方。
2020年4月開始,有關外軍違反兩國協議協定,抵邊越線搭建便橋、修建道路,頻繁在邊境越線爭控,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導致邊境局勢陡然升溫。
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按照處理邊境事件的慣例和雙方之前達成的約定,團長祁發寶本著談判解決問題的誠意,僅帶幾名官兵前出交涉,卻遭對方蓄謀暴力攻擊。祁發寶組織官兵一邊喊話交涉,一邊占據有利地形,與數倍于己的外軍展開殊死搏斗。增援隊伍及時趕到,官兵們奮不顧身、英勇戰斗,一舉將來犯者擊潰驅離。外軍潰不成軍,抱頭逃竄,丟下大量越線和傷亡人員,付出了慘重代價。
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爭中,團長祁發寶身先士卒,身負重傷;營長陳紅軍、戰士陳祥榕突入重圍營救,奮力反擊,英勇犧牲;戰士肖思遠,突圍后義無反顧返回營救戰友,戰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戰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沖散的戰友脫險,自己卻淹沒在冰河之中。
這些英雄的邊防官兵把青春、鮮血乃至生命留在喀喇昆侖高原,筑起巍峨界碑。
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
英雄雖已離去,精神永駐邊關。
嚴峻邊防斗爭中,官兵們更加懂得了邊防軍人的責任與擔當;英雄事跡感召下,官兵們守邊護邊、不怕犧牲的信念更加堅定。去年底,這個團服役期滿的戰士全部主動申請留隊,繼續在英雄曾經戰斗過的地方戰斗。戰士付忠義以前本打算服役期滿了就回家。但是,經歷了去年的邊防斗爭,他更加認清了邊防軍人的價值。付忠義說:“邊關雖苦,但總要有人守。只要邊防一天需要,我就一天不走。”
有人團圓,是因為有人守護團圓。這個春節,在喀喇昆侖高原駐訓的新疆軍區某師官兵,學習英雄事跡、激發練兵熱情,成為自覺行動。某駐訓場上,一場坦克綜合課目強化訓練正在展開。連長李傳江介紹:“我們利用冬季寒冷時節,集中研究高原實戰中諸多重難點問題,官兵們士氣一直很高,有信心有能力打敗一切來犯之敵。”
今年1月,這個團列裝15式輕型坦克。新裝備到來后,如何充分發揮戰斗力,成為全團上下最關心的事情。春節期間,官兵們幾乎沒有休息,訓練一直抓得很緊。戰士牛鑫垚說:“現在我們有了新裝備,鋼多了氣要更多,骨頭要更硬。我們要加緊訓練,更加熟練運用裝備,做到隨時亮劍迎敵。”
武器裝備更新換代,后勤保障也在不斷完善。新式輪式救護車、全地形后勤運輸車,以及新型保溫營房、保溫菜窖、防寒被裝等一大批物資裝備先后配發部隊,讓駐守在喀喇昆侖高原的官兵們有了堅實的支撐保障。
千里熱血邊關,遍地英雄屹立。盡管已經立春,但喀喇昆侖高原依舊冰封雪裹,氣溫最低時接近零下30攝氏度。面對極寒缺氧的惡劣天氣,萬千官兵發揚喀喇昆侖精神,捍衛著英雄誓死捍衛的國土,肩負著英雄用生命踐行的使命。指導員張志鵬告訴記者:“英雄的事跡精神,極大鼓舞了邊防官兵的戰斗意志。現在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但全體官兵衛國戍邊的熱情高漲。我們寧肯高原埋忠骨,決不丟失一寸土。”
喀喇昆侖高原雖然高寒缺氧,因為戍邊官兵的堅守,有了生命的色彩;雖然古老蒼涼,因為駐訓官兵的到來,有了火熱的氣息。
一代代邊防軍人,把青春揮灑在喀喇昆侖,也把最純粹的忠誠鐫刻在喀喇昆侖。誓死捍衛這片土地,成為他們最崇高的使命,最堅定的信念。某邊防團政委王利軍表示,我們珍愛和平,別人的東西我們一分一毫也不要,但決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侵犯祖國的領土和主權。我邊防官兵始終牢記衛國戍邊神圣使命,時刻保持高度戒備狀態,做好長期斗爭準備,堅決捍衛祖國領土和主權完整,堅決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
責任編輯:楊林宇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軍事新聞 頻道推薦
-
韓軍在軍事分界線抓獲一朝鮮男子怎么回事 目2021-02-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