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產能”被列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之首。如何才能打贏這場“攻堅戰”?政府工作報告給出了明晰路線圖:堅持市場倒逼,企業主體、地方組織、中央支持,運用經濟、法律、技術、環保、質量、安全等手段。
“一斤螺紋鋼9毛多錢,一斤白菜2塊多,以前常說便宜是賣個白菜價,現在連白菜價都賣不上了。”全國人大代表、淮鋼特鋼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何達平表示,過剩行業去產能是繞不過去的坎,長痛不如短痛,要盡早行動。
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已成為當前經濟轉型升級的羈絆。“去產能是五大任務的牛鼻子,這個問題不解決,去杠桿、去庫存等問題難以取得實效。”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表示。
去產能,怎么去?代表委員們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市場倒逼,企業主體、地方組織、中央支持,這幾方面很有針對性。
“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作用,多采用市場化手段去產能,哪些應該關停并轉,不能采取行政手段關廠子,要用市場供需規律來判斷。”王軍表示。
去產能,勢必會對地方經濟產生影響。“淘汰落后產能,不是說一句話那么簡單,帶來的地方經濟增速下滑、就業崗位減少等問題,是地方政府必須面對的。所以去產能過程中,地方政府的作用很重要。”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冷水江鋼鐵集團董事長陳代富表示。
對企業來說,去產能勢必會帶來陣痛,但這也是企業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的良機。“我國鋼鐵行業有1億多噸的過剩產能,但每年仍需大量的鋼材進口,這說明有些產品我們還生產不了。”
何達平表示,根本出路還是調結構,企業要主動作為,通過創新優化產品結構。結構優化了,自然有發展空間。
去產能涉及到企業職工的切身利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中央財政今年將安排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重點用于職工分流安置。
“針對兼并重組、破產清算過程中部分企業出現的員工失業問題,社會保障要跟上,社會政策要托底。”陳代富說。
責任編輯:鄭梅欽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快遞小哥撿到500萬是怎么回事?錢被誰領走?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