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被逼“進貢”還是講“義氣”?
校方調查結果與孩子自述不符,目前家長已向七里河警方報案
3月2日下午5時許,家住七里河區的市民馬先生撥打《西部商報》新聞熱線8119000反映,他的孩子兵兵在七里河區某中學讀書上學期一共偷偷拿了家里的1.6萬元用來向同級的6名同學“進貢”,孩子聲稱如果不給錢,有可能遭到6名同學的毆打。據兵兵說,是幾名同學威逼勒索要錢,而這幾名同學卻說是兵兵為講哥們義氣自愿花費。目前,馬先生已向警方報案。
偷拿萬元孩子稱“孝敬”同學
據馬先生介紹,他以前經營著一家牛肉面館,自己有收藏錢幣的習慣,每次做生意碰到尾數相連的錢幣,他都會收藏下來。在喬遷新居后,他把自己收藏了10年之久的2.1萬元收藏幣放在衣柜里。
臘月二十八那天晚11時許,馬先生拿出自己收藏的錢幣欣賞時,意外發生了:“咦,怎么一下子少了1.6萬元,誰把錢拿走了?”收藏很久的錢幣竟然一下子少了這么多,馬先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在屋子里大聲吼叫。這時,正在小臥室里熟睡的兒子兵兵一下子驚醒了,撲通跪在馬先生的面前。“爸爸,是我偷了你的錢。”兵兵用顫抖的聲音說。
當時,馬先生內心非常復雜,但更多的還是疑惑,他平日里對兒子兵兵管教還是比較嚴格的,從來都沒有給他超過10元錢的零花錢。而且據馬先生平時的觀察,他做生意期間,曾把裝有幾萬元錢的錢包丟在茶幾上數日,兒子兵兵從來都沒動過,這次是咋了,突然就有膽量偷走家里1.6萬元。經過馬先生詢問,兵兵這才道出其中的原委。原來兵兵之所以拿走父親的收藏幣,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在同學的威脅下,為了不挨打“孝敬”了同學。
害怕被打不愿返校
3月3日下午,西部商報記者來到馬先生的家中,見到了當事家長馬先生和他的兒子兵兵,馬先生從臥室里拿出了剩下的收藏幣5000元。記者注意到,這些收藏幣的號碼都是尾數為“77777”“8888”之類的,幣值有100元、50元、20元不等。在馬先生向記者介紹情況的同時,兵兵一直低著頭,時不時用手背蹭一下鼻子。
兵兵告訴記者,他在七里河區某中學上初二。按照兵兵的說法,他和班里的兩個同學關系很好,之后,這兩個同學介紹他認識了另一個班的四名同學。有一次,這幾名同學打同校一名高一學生時,兵兵恰好在場。那名帶頭的同學小騰當場告訴兵兵,如果以后不給錢,兵兵也會是這樣的下場。
兵兵說自己膽子小,在班里是外來者,家不在本地,害怕被打,于是在小騰的威脅下,第一次從爸爸收藏的錢里拿了350元,給了小騰。兵兵告訴記者,在他第一次偷錢后,小騰班里的四名同學以及和他關系好的兩名同班同學就隔三差五地向他要錢。他是迫不得已,才一次次地將爸爸放在衣柜里的錢拿走。
兵兵清楚地記得,第一次拿錢是去年考完期中考試之后。但1.6萬元現金他到底拿了多少次,兵兵說自己也記不清了。但他向記者肯定地說,這些錢除了自己充Q幣花掉了900多元,自己吃零食、買飲料花了幾百元,剩下的錢全部“孝敬”了那6名同學。
兵兵還告訴記者,期間有兩次因為自己沒有拿錢,小騰就朝他胸部、背部打了兩拳,還威脅說:“再不拿錢來就弄死你。”拿錢事情被家長發現后,兵兵再也不敢去上學了。他說,以后那幾個同學肯定會饒不了他。
學校調查只有883元
兵兵父親告訴記者,臘月二十八那天他得知兵兵偷錢后,本想打電話找學校,但當時學校已經放假,只等開學后,他才找到了學校。
1.6萬元現金被學生威逼拿走,這不是個小數目,在家長反映當天,學校就開始調查。3月3日,記者跟隨馬先生來到學校。兵兵所在學校的教導處路主任說,接到家長的反映后,學校很重視。經過對兵兵所說的6名同學挨個多次調查詢問后,這幾名學生承認拿了兵兵的錢,兵兵買的飲料、零食,也都吃、喝了,但沒有兵兵說的那么多。
在學校的調查記錄上,記者看到6名學生中,小騰花費的最多,其中黑蘭州香煙4盒,其余的都是喝飲料吃零食,總共544元,另一名叫小偉的同學花費了151元,其余4名學生花費都是幾十元。
“這883元還是學校多次調查,并叫來了學生家長配合的結果。”路主任說,兵兵沒有列出到底誰拿了多少,也無法一一對質。路主任說,學校在調查中,被兵兵指認威脅他的幾名同學一一表示,這些錢都是兵兵講“哥們”義氣,自愿拿出來給他們花的,并非是威脅勒索。學校也只能按照《蘭州市中小學生處分條例》對幾名涉事學生進行處理。
說法不一家長報警
6名學生只承認一共花了兵兵883元,且表示都是兵兵自愿為他們買東西的,這個結果讓馬先生難以接受。3月3日晚9時30分許先生帶著兒子兵兵前往七里河公安分局刑警隊報案。
在報案時,剛開始兵兵稱事發的詳細過程他記不清楚,具體給那6名同學“進貢”了多少錢,都是在哪里給的,每次給多少,他都記得不是很清楚了,經過警察的耐心開導和詢問之后又換了說法。兵兵后來承認,他拿父親收藏的1.6萬元,其中一半分二十多次以現金的方式給了這6名學生,剩下的一半他自己花了些,其余部分是自己為了講“哥們”義氣,給這6個學生買了早餐、飲料、煙等物品。
當記者問兵兵:“你覺得你和那6個同學是不是好朋友”時,兵兵連連搖頭表示否定。報案結束已是3月4日凌晨1時許,走出刑警隊,兵兵一直沉默著。兵兵的父親馬先生對記者說:“娃娃不上學也不行,我們會把孩子帶到老家去,安排兵兵在老家讀書。”
到底是威脅勒索還是講了哥們義氣,目前,警方就兵兵所說的情節正在進一步核實。按照警方的說法,無論是威脅勒索還是自愿花費講義氣,這一現象存在于中學生之間,暴露出家長、學校以及社會監管責任的缺失。
(文中所有未成年人均為化名)
【編后】
不管是被逼“進貢”還是講“義氣”,這一事件都讓我們的視線聚集在校園安全問題上,校園本應是孩子們努力學習、健康成長的地方,但現在一些學生在校園里卻感到“害怕”。他們究竟在害怕什么?
其實,只要關注一下媒體報道,大家都可以發現,現在在校園里或周邊,侵害學生人身、財產安全的事件時有發生,已經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影響了學生和家長的身心安全。人們不無憂慮地發現,原本應該用美好、純真等詞來形容的孩子,卻越來越多地與一些校園安全事件聯系在一起。
如何減少和避免此類事件的產生,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希望家長、學校、社會各方面都能一起想辦法,加強監管、各司其職,還校園一方凈土,給學生一個健康安全的生活及讀書環境。 (西部商報記者 唐學仁 記者 雷亞徽)
責任編輯:肖舒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快遞小哥撿到500萬是怎么回事?錢被誰領走?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