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慈溪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一樁虐童案。
被告人夏某是一名年輕的繼母,因為2歲的繼女蕾蕾尿床,在寒冷的冬天,她不讓孩子穿衣服,并用晾衣架、數據線抽打,之后更將孩子抱起摔向儲物箱,致其昏迷。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的法庭上,被告是一名母親,法官也是一名母親。旁聽席上,更坐著慈溪婦聯邀請來旁聽此案的上百名母親。
同樣的身份,不同的法庭角色,在她們的眼里,是怎樣看待這樁虐童案的?
案情回顧
2歲女童尿床被打到昏迷 繼母獲刑5個月
被告人夏某,是一名90后,貴州人。2015年4月,夏某與蕾蕾的父親鄧某結婚,兩人婚前各有子女,婚后暫住在慈溪市附海鎮南圓村。
今年1月20日7點多,2歲的蕾蕾尿床弄濕了褲子和被褥。夏某讓蕾蕾不穿衣褲,站立在出租房的臥室床邊,以示懲戒。
蕾蕾哭泣不止,夏某用衣架、手機充電器的數據線對蕾蕾進行抽打,致其身體多處挫傷。
之后,又因為蕾蕾沒有穿上鞋子,夏某抱起蕾蕾摔向室內的塑料儲物箱,導致蕾蕾頭部著地昏迷。
慌了神的夏某,趕緊打電話給老公,兩人將孩子送到了醫院,謊稱孩子掉河里了。但醫護人員發現,孩子滿身傷痕,昏迷狀態也不像溺水所致,于是報警。
經法醫鑒定,蕾蕾外傷致蛛網膜下腔出血,構成輕傷二級。外傷致面部皮膚擦傷,面積2.0平方厘米以上,構成輕微傷;外傷致體表挫傷面積15.0平方厘米以上,構成輕微傷。
1月22日,夏某向公安機關自首。
案發后,蕾蕾父親出具諒解書,請求對夏某從輕處罰。
法庭認定,夏某的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考慮到她有自首情節且取得被害人父親的諒解,一審判處夏某拘役五個月。
繼母夏某
她的童年 也活在暴力的陰影中
在庭審中,夏某一直在啜泣,沒有為自己辯護。錢江晚報記者對她的采訪,是在審判后進行的。
讓人唏噓的是,夏某也有一段被虐待的童年。
夏某說,自己1歲半就沒了母親,父親很快將她送了人。那家人對她不好,經常給她吃剩菜剩飯。
在她幼小的記憶中,最親的人,就是奶奶。而最怕的,就是繼母。
她記得,3歲的時候,忘了是什么原因,繼母把她的腳打斷了;7歲時,繼母和父親吵架,讓父親把她扔到了外面;11歲時,她還要割草背柴,干完活才能去上學。
因為家境貧困,小學三年級,夏某輟學了。
十幾歲時,她跟著一個比她大的男人到東陽打工,兩人同居了。沒辦酒席,也沒領證,陸續生了3個孩子,兩個女兒、一個兒子。
男人經常打她,說錯話就打,心情不好也會打。
2014年11月,夏某到慈溪見男網友,也就是后來的老公鄧某。兩人一見如故,她就跟著在慈溪住下了。
2015年4月,她和鄧某領了結婚證,正式在慈溪定居。
當時,蕾蕾在鄧某老家,還是夏某主動提出把孩子帶過來的。她說,自己的孩子不在身邊,想好好帶蕾蕾。
蕾蕾很聽話,就是經常尿床尿褲子。
“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的三個孩子自己帶,沒有這樣的情況,可她老是尿床尿褲子……”
案發的前一天,蕾蕾尿床,夏某洗了床單。第二天天氣很冷,還在下雨。一早起來,蕾蕾又尿床了。
“打她,我其實是想教她,可孩子一直在哭。庭上說(我)摔孩子,其實是意外。當天我有些情緒,幫她穿好衣服后,讓她自己穿鞋子。看到身邊的儲物箱,就把她重重地放在上面,可箱子上有些東西,孩子沒有坐穩,就頭朝地摔了。”
照片中,蕾蕾身上滿是傷痕,究竟被打了多少次?
“一周打一兩次,我的脾氣不好。以前都是打屁股。這次是最重的。”夏某說,“我打她,我會心痛。我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我以前的經歷,以前受的教育,就是打能解決一切。我對不起孩子,如果能夠彌補,以后會好好對孩子……”
法官
管教孩子 家長要掌握一個度
昨天案件的審判員方法官,是慈溪未成年人審判庭的庭長,出于關愛青少年、體現柔性司法的角度,這個審判庭,都是女法官。
作為一個母親,她和記者聊起了此案:
其實,這樣的事情,很多家庭都遇到過。
每個孩子,性格都有形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有時候做錯了,脾氣也會很犟,覺得自己是對的。這時候,通過一些適當的懲罰,能讓孩子改正錯誤,吸取教訓。
從案卷來看,被告人沒上過學,教育程度低,因為家庭的管教行為,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沒人說過,打罵的行為是違法的,她也就延續了這樣的教育方式。
很慶幸,在今年的3月1日,我國第一部反家暴法正式實施了,其中列舉了很多家庭暴力行為。
我也希望通過這個案件,能讓大家引以為戒,在管教孩子中,不能過度溺愛,也不能過度體罰,要掌握一個度。
旁聽者
溫暖和關愛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昨天的旁聽席上,有近百位母親。這是慈溪法院和慈溪婦聯組織的“同在藍天下 ,關愛孩子成長”活動,希望各位母親通過聽審,注重法律修養,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大程度的關心和愛護。
陳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有一個3歲的孩子。
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向被看作是孩子的老師,也是家庭的榜樣。
現在一些家庭,比如外來務工人員,結婚比較早,受的教育程度不高,年齡也小,其實自己也不成熟。
夏某的童年經歷,讓她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以為“打”就是正確的教育方式。這樣的方式,也是從她的繼母處學來的。
所以,培養下一代,言傳身教還是很重要。
不幸福的家庭走出的孩子,性格有缺陷的幾率高一些。所以,能有個穩定的家庭氛圍,溫暖和關愛,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責任編輯:林航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快遞小哥撿到500萬是怎么回事?錢被誰領走?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