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算是個稀奇事。《法制晚報》報道,陜西嵐皋縣委縣政府獲悉該縣180余農民工在河北青龍縣一礦業公司打工期間,“遭遇1500萬的巨額欠薪,多次和企業協商未果”,反而部分農民工因討薪在河北被刑拘。嵐皋縣官方作出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決定,組建多部門參加的工作組跨省協調處理此事。但工作組遭遇“閉門羹”,青龍縣方面選擇了避而不見。
為農民工討薪,嵐皋縣組建的工作組不算級別最高的,針對農民工拖欠工資的事,國務院總理都不止一次出面。但嵐皋縣此次的跨省討薪舉動,依然吸引了足夠多的眼球,首先是因為地方黨委政府組建工作組討薪的方式,不多見;其次則是兩個縣級政權的“公對公”對話,尤其是幾次嘗試對話失敗后通過媒體平臺喊話,也讓討薪之難借由這個“閉門羹”而呈現在公眾面前。
到目前為止,對于是否欠薪以及欠薪數額,冀陜兩方的說法有差異,相較于陜西方面的“1500萬巨額欠薪”的官方表述,河北青龍方面有起碼兩種說法,該縣人社局副局長承認欠薪,但表示只欠農民工350萬到500萬的薪資。公安局治安大隊隊長則稱,“不欠農民工錢,反而是民工欠礦業公司的錢”。如果僅是欠薪的爭議,問題還不算大,更引人關注的是,因為討薪引發的刑事追究,冀陜兩地觀點竟也各異。
因常年討薪無果,農民工在涉事地方政府門前聚集,不算新鮮事,嵐皋縣多名農民工因討薪聚集被青龍縣法院以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科以刑罰,有人被判處三到四年實刑,也有人被處以緩刑,類似的結果也不是第一例。值得稱道的是嵐皋縣官方,公開表達對上述處理的不同看法,“討薪獲刑是不合理的”、“行為雖然違法,但遠達不到犯罪的程度”,工人們討薪時“是比較理智的,既沒有干擾政府正常工作,也沒有阻塞交通”。在嵐皋縣工作組看來,案件處理過程中青龍縣相關部門“違反程序明顯”。
以一級黨政機關工作組的身份,試圖通過用對等機關“協調”的方式對刑事個案施加影響,表面看有干擾司法判斷的嫌疑。但考慮到嵐皋縣司法局為此次討薪引發的刑事追究提供了全程法律援助,上述觀點亦可視為法律援助方對相關案件的辯護意見,所言并非沒有道理。在對相關司法裁決表達不同意見時,公眾可以看到諸如程序違法等官方表達語境里并不多見的表述。有司法援助在先,卻無力改變農民工討薪被科以刑罰的結果,后續啟動的工作組跨省協調方式,似也是對當下司法現狀了然于心的不得已選擇。
一樁農民工欠薪案,能夠引起兩個地方政府“公對公”的對話,不多見,也因此而更值得關注。縣政府工作組出面求見另一個縣政府的負責人,尚且多次吃了“閉門羹”,也從一個側面可窺見,一群農民工想在縣政府門口陳情,想要見到領導,該有多難,這還暫且不論即便見了領導,薪水能不能討回。媒體報道此事后,青龍縣回應稱非常重視此事,如今有了工作組和媒體的介入,討薪以及由此引發的刑事案件,能否有個了結?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快遞小哥撿到500萬是怎么回事?錢被誰領走?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