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蜉蝣突襲大通湖區現場 大通湖區供圖 攝
日前,一條“湖南益陽億萬只飛蛾突然暴斃”的視頻火爆網絡,視頻中密密麻麻的“飛蛾”撲動著翅膀如下雪般掉落在大街上,景象十分奇特。為此,記者9月6日趕赴事發地湖南益陽市大通湖區,試圖解開發生這一異象的原因。
“蟲子漫天亂飛,直往臉上撞,打在路過的汽車上就像打爆米花一樣,炸的啪啪響。”由于距離“飛蛾”集體死亡事件過去了數日,大通湖已恢復了往日的熱鬧。據當地居民張小年回憶,事發當晚,她看見被路燈吸引過來的“飛蛾”比往日多了許多,并且全部掉落下來,地上幾乎鋪滿了厚厚一層。許多還在營業的商鋪和夜宵攤不得不提前歇業,關掉燈光,以免吸引更多的“飛蛾”飛到自己的鋪位。而更奇怪的是,這些“飛蛾”又在第二天集體“神秘”死亡。
這些突然出現的“飛蛾”到底為何物?它們會不會帶來危害?據大通湖區植保站站長黃華南介紹,經過他們的取樣研究,發現這些“飛蛾”其實并不神秘,是一種名叫“蜉蝣”的昆蟲,它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和蜻蜓目可同分為古翅次綱。而大家看到的是它們成蟲階段,成蟲不取食,因為它們的“嘴”已經退化沒了,所以根本不會咬人,不會給人類帶來多大危害。
“春夏兩季,從午后至傍晚,常有成群的雄蟲進行"婚飛",雌蟲獨自飛入群中與雄蟲配對,產卵于水中,雄蟲則落地死亡。”黃華南說,蜉蝣的一生經歷卵、稚蟲、亞成蟲和成蟲4個時期,稚蟲水生,充分成長后爬到水邊石塊或植物莖上羽化為亞成蟲,再停留在水域附近的植物上經24小時左右蛻皮為成蟲。
“成蟲不進食,壽命短,一般只活幾小時至數天,所以有"朝生暮死"的說法。”黃華南表示,蜉蝣成蟲在其短暫一生中負責交配、繁衍后代的任務,因成蟲具有趨光性,那晚其實是它們利用有限的生命,尋找異性交配、產卵,繁衍后代。
“蜉蝣的稚蟲期達數月至或1年以上,最長可蟄伏3年。”黃華南說,蜉蝣從稚蟲蛻變到成蟲,需要適當的水溫,由于今年秋季的持續高溫恰好加速了蜉蝣的蛻變,因此才出現這種突然爆發的情況。
此前9月1日晚,湖南益陽南縣城區也曾出現大量蜉蝣,成群聚集在路燈下飛舞,時間持續近幾小時。據益陽南縣居民張小霞介紹,其實這種飛蛾在南洞庭湖區很常見,幾乎每年都有,且南縣也曾發生過類似情況,只是數量規模沒今年大。“前幾天,從益陽、沅江到南縣的路上到處都是。”
“蜉蝣的稚蟲是水生,所以只要有水域的地方就會有,因此蜉蝣的集體出現主要是看水域的覆蓋面積,和水質的好壞一般沒有多大關系。”黃華南說,蜉蝣成蟲不咀食作物,幼蟲長年生活在水下,主要咀食水中草類、藻類和孑孓(蚊子的幼蟲),就局部地方而言,它還是一種有益昆蟲。
據悉,蜉蝣昆蟲爆發大規模“入侵”其實并不僅僅在中國有發生。2013年8月25日夜間,匈牙利多瑙河沿岸突現數百萬只蜉蝣飛蟲,第二天清晨地面上便布滿雄性蜉蝣飛蟲的尸體,而其余的則在一夜之間消失不見。而在2014年7月20日晚間8點45分,密西西比河流域爆發大規模蜉蝣昆蟲入侵,團團昆蟲聚集在一起酷似“黑云”。
責任編輯:黃小群
- 做產品經理前,戶口應該先遷到湖南2017-04-06
- 羅振宇和羅永浩聊了個天,一不小心就破了個世界紀錄2017-03-29
- 廈門夜間免費限時停車位 卻成司機午休地2017-03-28
- 海滄自貿區創業企業會診活動 專家現場“把脈”2017-03-27
- 兩岸專家試水多元化糾紛解決2017-03-27
- 湖南東風路派出所原副所長蔣玉春、禁毒民警管政國等人吸毒被雙開2017-03-17
- 揭秘三高朋友圈——高血糖2017-03-17
- 湖南衡陽縣多地發生山體滑坡災害 1.2萬人受災2017-03-16
- 肥胖-“吃嘛嘛香”帶來的致命隱患2017-03-15
- 春季養生:帶您走出春季養生的誤區2017-03-15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快遞小哥撿到500萬是怎么回事?錢被誰領走?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